长期投资股票的原则是什么,刘彦斌老师股票投资的五个一原则
来源:整理 编辑:双城财经 2025-01-11 18:22:21
1,刘彦斌老师股票投资的五个一原则
股票投资的“五个一”原则: 第一,一生坚持独立思考。 第二, 保持一个良好心态。 第三, 一定要用闲钱投资。 第四, 坚守一种投资方法。 第五, 一定不让本金亏损。
2,巴菲特选股原则有哪些
1. 心中无股:很多人是天天看股价,天天想股价,天天做差价,而我发现,巴菲特的做法则完全不同:不看股票看公司,不想价格想价值,不做投机做投资。与很多人眼里只有股价行情相比,巴菲特做的不是股票,而是像投资入股合伙做生意一样,是真正的投资:“你买的不是股票,而是公司。” 2. 安全第一:很多人是要钱不要命,为了赚钱宁愿进行巨大投资,巴菲特却强调安全第一,赚钱第二,在赔钱可能很小、赢利可能性很大时才会出手。巴菲特说:“安全边际是投资成功的基石。”而安全边际往往出现在股市大跌、优秀的公司股价大跌之时。一般人喜欢追涨杀跌,巴菲特正好相反,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3. 选股如选妻:很多人选股十分轻率,频繁换股,巴菲特讽刺为股市“一夜情”,他本人却是选股如选妻:“我们寻找投资对象的态度和寻找终身伴侣的态度完全相同。”我将其总结为三点:慎重的态度,严格的标准,极少的数量。 4. 知己知彼: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巴菲特投资选股极少亏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只选那些自己非常熟悉、非常了解、非常有把握的优秀公司股票。他一再强调投资的第一原则是能力圈原则:“能力圈的大小并不重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边界才是至关重要的。”我将其概括为三大选股戒律:不能不选,不熟不选,不懂不选。 5. 一流业务:巴菲特说:“我们坚持寻找一流业务的公司。”而普通投资者判断公司业务是否一流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抓住最核心的关键点:品牌。一流业务的核心体现是一流的品牌,而一流的品牌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名牌、老牌、大牌。 6. 一流管理:巴菲特寻找的公司不仅要有一流业务,还要有一流管理。他告诫我们:“在收购公司和买入股票时,我们想要购买的目标公司不仅要业务优秀,而且还要有非凡出众、聪明能干、受人敬爱的管理者。”巴菲特很多时候是喜欢那个公司的管理者才购买该公司的股票的。我将巴菲特对管理者的要求归纳为德才兼备,尤其是道德方面要求很高,要诚实、真诚、忠诚,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7. 一流业绩:巴菲特说:“我只喜欢那些事实证明具有持续赢利能力的企业。”推动股价长期持续上涨的,最终只有一种力量:赢利持续增长。我研究发现,业绩推动股价上涨的过程和运载火箭推动卫星上天的过程是非常相似的。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就像卫星,推动它的赢利就像运载火箭,而且也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毛利,第二级是净利,第三级是未分配利润。巴菲特要求的一流业绩要符合三个标准:高毛利率、高净资产收益率,高未分配利润股价转化率。 8. 价值评估:巴菲特有句名言:“你付出的是价格,而你得到的是价值。”价值投资的关键就是你得到的价值是否远远大于你付出的价格。而价值投资最大的困难是,价格很清楚,但价值却很不清楚,只能自己进行大概的评估。主要的价值评估方法一般基于三个方面:资产价值、赢利能力、现金流量。巴菲特认为,根据自由现金流量进行价值评估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9. 集中投资:非常流行的投资方法是分散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要买很多股票,每只股票都只买一点儿,这样看上去似乎更稳健,赚钱会更多。而巴菲特却反对分散投资,主张集中投资:“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投资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这个篮子。”“我们的投资仅集中在少数几家杰出的公司身上,我们是集中投资者。”我认为巴菲特的集中投资原则类似于集中兵力的军事原则,通俗地说就是大赌大赢,但这需要三个条件:大赢需要大智,大赌需要大勇,大成需要大忍。 10. 长期投资:巴菲特开玩笑说自己用屁股赚的钱比用脑袋赚的更多,其实就是因为他比别人都更能拿得住:“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是:永远。”长期持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总结巴菲特之所以能够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秘诀是三心:决心,死了都不卖;信心,不卖更赚钱;恒心,涨跌都不卖。但需要说明的是,巴菲特长期持有且一直不卖的只是极少数股票,很多股票巴菲特也会在持有几年后及时卖出。选产业 “我喜欢的是那种根本不需要怎么管理就能挣很多钱的行业。他们才是我想投资的那种行业。”———巴菲特 巴菲特在产业选择中重点关注两大方面:一是产业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产业平均盈利能力上。二是产业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化程度上。 产业吸引力 巴菲特的投资经验表明,产业吸引力是股票投资中产业选择的首要标准。巴菲特以其曾经投资的百货零售业与电视传媒业进行了产业吸引力比较:虽然许多零售商曾经一度拥有令人吃惊的成长率和超乎寻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但是零售业是竞争激烈的行业,这些零售商必须时时保持比同行更加聪明,否则突然间的业绩急速下滑就会使得他们不得不宣告破产;相比较而言,作为电视传媒业的地方电视台即使由水平很差的人来经营管理,仍然可以好好地经营几十年,如果交由懂得电视台经营管理的人来管理,其报酬将会非常高,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产业因特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吸引力。 产业稳定性 巴菲特投资策略的最大特点是持股经常达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坚信他所投资的企业和产业在未来长期内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巴菲特的产业分析经验表明,主业长期稳定的企业往往盈利能力最强,而企业的主业之所以长期稳定,根本原因在于其所在的产业具有长期稳定性。而那些经常发生重大变化的产业,如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等,巴菲特则从不投资。 巴菲特的产业选择经验表明,决定产业长期稳定性的产业演变对于投资分析非常重要,在这里主要采用波特提出的产业演变基本分析框架。产业演变将导致产业吸引力及产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重大变化,相应企业对于产业演变的战略反应是否适当将导致企业竞争优势发生较大变化。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价值投资并不复杂,巴菲特曾将其归结为三点:把股票看成许多微型的商业单元;把市场波动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候来自对朋友的愚忠);购买股票的价格应低于你所能承受的价位。“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架投票计算器。但从长期看,它是一架称重器”——事实上,掌握这些理念并不困难,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巴菲特似乎从不试图通过股票赚钱,他购买股票的基础是:假设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年之内不再重新开放。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近几年传媒业出版了很多介绍股神巴菲特股票操作的书籍,许多中小投资人由于受到巴菲特思想的影响,在股市操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业绩,然而由于各个译者或作者的观念有所侧重,有时不免使人陷入盲目和不知所措之中。那么巴菲特价值投资精髓到底有哪些重要内容呢? 巴菲特股市操作选股原则: 1、必须是消费垄断企业;2、公司产品简单、易懂、前景看好;3、有稳定的经营历史;4、管理层理性、忠诚,以股东的利益为先;5、财务稳健,自由现金流量充裕;6、经营效率高,收益好;7、资本支出少,成本控制能力较强;8、价格偏低于公司价值。
3,新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原则是什么
【摘要】权益法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的一个主要方法,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很多变化。本文通过新旧准则的对比,对其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便于会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是对1998年《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旧准则)的修正和完善。新旧准则在权益法核算方面的规定有一些变化。 一、权益法核算适用范围的变化 依据对投资单位产生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可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四种类型。其中的控制是指有权决定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得利益;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决定这些决策。除上述情况以外的投资为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旧会计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新准则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而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权时,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但同时又规定,若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企业应该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可见,新准则减少了长期股权投资适用权益法核算的范围,更强调了成本法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的运用。 二、引入了可变现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概念 新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该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应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新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引入的一个全新的计量理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为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可接受的资产或债权价值”。可变现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企业的所有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这里的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企业用投资者占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来反映其所占有该企业的份额,同时强调了净资产必须是可辨认的且应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这样就更能反映其所占的真实价值,有利于进一步评估资产质量,充分揭示财务风险。 以公允价值计量可变现净资产,能够使熟悉情况的投资双方在公平交易中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金额的计量,这样就有效地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同时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更加有助于其进行决策的科学依据。同时,为了防止某些企业滥用公允价值以达到操纵企业利润的目的,新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有一定前提的,即公允价值应该是“持续可靠取得”,而不是根据企业的需要随便估计出的数值,这样就能保证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随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标志。 三、权益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计量的变化 新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方面。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旧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并按一定年限摊销;为了更好地遵循谨慎性原则,防止某些企业利用股权投资差额调节利润,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用投资企业占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来反映其所占有该企业的份额,并规定,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而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例:假设A企业以300万元对B企业进行投资,占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30%,对B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权。投资时B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负债总额为1400万元。 则A企业占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 (2600-1400)×30%=1200×30% =360(万元) 由于其初始投资成本为300万元,小于应享有B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360万元,则应将其差额6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投资成本)60万元 贷:营业外收入 60万元 在上例中,如果B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则A企业应该享有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 900×30%=270(万元) 由于A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为300万元,大于应享有B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70万元,则不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这样就避免了一些“股权投资差额”较大的上市公司利用分期摊销差额来调节利润,减小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也使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加简洁、稳健。 新准则对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处理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即:如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转换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则应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将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期限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此外,新准则还规定,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以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单位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而不再是按旧准则规定的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为基础确定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损益的份额。 四、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处置的变化 按照新准则规定,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不再依照旧准则那样,已确认损失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还可以得到恢复,可在原已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的数额内转回,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一点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具有实质性差异的一点。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够完善,资本市场不够健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为关注由过去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经营成果,导致不少企业把会计处理的重点放在利润操纵上。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利润表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而这显然是和国际会计准则以资产负债表来构建整个准则体系不一致的,这种差异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从我国近年有关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规避上市监管的主要工具,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新会计准则规定不得转回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是为了适应我国国情。然而,这一准则的运用将使得一些原本就正确计提减值的企业在资产减值恢复时的资产价值得不到真实反映。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允许转回减值损失才是正确的选择。 总之,《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关于权益法核算的变化充分确立了成本法核算的基准地位,它在引入公允价值方面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特点。同时,从其核算方式的变化可以看出,对会计某些实务操作的改变和规范,也使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上更为容易,降低了对会计人员较高职业判断的要求。在取消“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会计科目和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方面,降低了企业利用这些原则操纵本企业利润的空间。这些改变都有利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使我国会计准则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当然,新准则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时,采取了提取后不予转回的办法,还是考虑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这一点的规定也会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会计股票配资简单的说就是加杠杆,比如你有10万,可以做80万的事情.越高,说明这种食材(和其它食材一起吃时)或许我们早已相忘江湖,惟愿彼此各自安好。你说的不对!!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中核算方法。 但是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论企业会计账务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那种方法核算,被投资企业会计账务上做利润分配时,投资企业应确认投资所得得实现。 关键在“差异调整”上, 1)成本法核算下,一般不存在纳税调整问题。 2)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当期实现净利润或发生亏损,按会计制度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损失,税法不予确认。因此,在纳税清算时,应将确认的收益或损失进行纳税调整。 也就是说,会计准则规定可以有二种做法,但税法只认成本法,这一变化出于哪些考虑呢?杜绝人为地调节利润呀!就这么简单。
文章TAG:
长期 长期投资 投资 投资股票 长期投资股票的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