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股票指数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股票指数波动的主要因素有:宏观经济及企业运行状况;利率、汇率水平的高低及趋势;资金供求状况与通胀水平及预期;突发政治安全事件;经济金融政策。
单纯从现象上看,是供求关系不平衡的体现。卖的人多买的人少,卖的人都想卖出去,竞相压价,股价就低了。相反的买的人多卖的人少,买的人都想买到,竞相抬价,股价就高了。 至于从本质上看,是投资者对于股价未来趋势的看法导致当前股价的变化。单看上市公司基本面,比如公司业绩好,利润高,增长快。或者是整个行业,整个板块有重大提升。国家政策影响,预期利好等等,都是让投资者看涨的因素。相反的因素会使投资者有看跌的想法。这个可以说是一个趋于绝对理性,崇尚价值投资观念的想法。至于从技术面来看,则有很多投资和投机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股票超涨超跌,庄家是在低位吸筹或者高位出货,横盘整理等等。广大投资者对整个市场的看法(比如前一周的大跌,上市公司基本面并没有大跌,而是投资者的心理大跌了)。这方面可以研究的太多了。还有一方面是炒作因素,也是我国股市的一大特色。有些消息并不会直接影响或者改变股价,但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比如庄家),会利用这样的消息来扩大影响,借机炒作,以达到直接控制股价的目的。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为了提升自身炒股经验,新手前期可用个牛股宝模拟炒股去学习一下股票知识、操作技巧,在今后股市中的赢利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影响股票指数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2,您好请问股指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得来的谢谢

沪深指数 为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及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沪、深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了沪、深300统一指数。 沪、深300指数简称“沪、深300”,上海行情使用代码为00300,深圳行情使用代码399300。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 指数成分股的选择空间是:上市交易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非ST,*ST股票,非暂停上市的股票;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最近1年无重大违法违规事件、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股票价格无明显的异常波动或市场操纵;剔除其他惊专家委员会认定的不能进入指数的股票。选择标准是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好的股票作为样本股。选择方法是,先计算样本空间股票最近1年的日平均总市值、日均流通市值、日均流通股份数、日均成交金额和日均成交股份数5个指标,再将上述指标的比重按2:2:2:1:1进行加权平均,然后将计算结果从高到低排序,选取排名在前300的股票。 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以调整股本为重,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沪、深300指数按规定作定期调整。原则上指数成分股每半年进行一次调整,一般为1月初和7月初实施调整。每次调整比例定为不超过10%。
和约每个月都是要成交的,假设你目前持有2012年9月交割的和约,那么7月就要交割这部分和约,你不交割的话就需要平掉所持仓位,然后再去购买12月的和约,随着很多人重复你这样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就叫做跨月移仓。

您好请问股指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得来的谢谢

3,股票里的大盘指数是怎么来的

上证股价指数  上证股价指数最初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股价指标的生成方法编制而成。 上证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1991年7月15日开始公布。上证股价指数以上海股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计算公式如下:股票指数=(当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 由于采取全部股票进行计算,因此,上证指数可以较为贴切地反映上海股价的变化情况。  深圳股价指数  深圳股价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它以1991年 4月3日为基期,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用每日各种股票的收盘价分别乘以其发行量后求和得到的市价总值,除以基期市价总值后乘以 100求得。是反映深圳股价变动的有效统计数字。  新股从上市第二天开始列入计算对象。当某一股票暂停买卖时,便将其剔除于计算之外。当某股票的数量与结构发生变化时,则以变动之日为新基期数计算,并用“连锁”方法将计算得到的指数追溯到原有基期,以保持指数的连续性。“连锁”追溯计算公式如下:  当日即时指数=上日收市指数×(当日即时总市值÷上日收市总市值) 式中,当日即时总市值为各成分股市值与该股发行股数乘积的总和;上日收市总市值是根据上日成分股的股本或成分股的变动作调整后计算的总市值。
该跌不跌,该涨不涨,个人认为这背后必然隐藏了某些大资金刻意制造这种走势的阴谋。从外围看,美欧债务危机即使恶化,美欧股市即使暴跌,中国股市也是微微一笑,再也掀不起恐慌的风浪了。从大盘月线图看kdj已经负值,处于低谷,也就是说随时都能见底引发一波行情!从周线图看kdj向下仍然有调整的要求,但是量能的萎缩,可以肯定的说,调整空间有限,无量下跌就是诱空!主力就是在折磨炒股者的意志,在准备诺曼底登陆,在执行闪电战计划!明年是龙年也是中国股市腾飞年,从月线图看就知道现在主力的阴谋了。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股票里的大盘指数是怎么来的

4,股市大盘如何形成

你问的应该是股指,股指是根据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的平均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可以是综合指数、成分指数或者是分类指数
大盘就是指数,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  大盘: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的股票。大盘指数是运用统计学中的指数方法编制而成的,反映股市总体价格或某类股价变动和走势的指标。  上证综合指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 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 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 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 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  深圳成份股指数:从深圳证券 交易所挂牌上市的 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 均法计算,以1994 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
大盘形成?知道个股是怎么形成的吗? 这个具有相似性,只不是大盘是从宏观,从一个大的方向去反映个股,大致起到一个天气预报的作用,有时候准 有时候不准 不过大多时候是准确的反应了天气变化的趋势,
大盘就是指数,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 大盘大幅走跌三次屡创新低,否极泰来,即将进入超跌反弹阶段, 随时会见底回升,进入反弹;不必看得太空,警惕挖坑的诱空,可以越跌越买 】 前市来看,从其2010年7月2日的 2319 点,引发了两个波次的反弹和回升,但在 3200 点下方的颈线位上行遇阻,大幅走跌,有了两个多月的弱势调整的走势。预计未来的几个交易日,还会延续小幅下探的弱势整理,但是,时间长、幅度大的调整,已是进入调整的后半段,盘中的杀跌的动能即将会衰竭,是要警惕挖坑的诱空和诱空的挖坑的时候了。 再说,上一轮的反弹,是在 2573 点的位置开始启动和引发的,目前上证指数已接近了这一点位。盘中的整理蓄势,已是进入的最后一个过程,再有最后一跌,在构筑了一个u字型底或者v字型底之后,大盘就有望出现重新走强的拐点,从此就能够有望结束盘整的格局,重回升势,开始大盘的震荡上行。 展望全年市场行情,由于央行在2011年初期还会有上调准备金率和加息的小幅空间,中国a股在上半年还会维持 2650 点到 3000 点的震荡的格局。又由于全球经济有所温和地向好,国际油价将会达到每桶 100 美元,钢铁将会面临新的一轮上涨,再加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仅仅是有些通胀压力,中国股市在2011年,将会重回升势地震荡上行,一举突破 3200 点下方的颈线位,达到 3800 点的反弹高点。盘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个股目前还是处在下降通道之中,因此,年内大盘难以出现大幅上涨的走势。 大盘在有了时间长、幅度大的弱势调整的目前,本人奉劝各位投资者,不必再做杀跌,开始可以越跌越买,适时择股入场或者进行低位补仓,以迎来大盘的见底回升。但要注意盘中新股上市后的屡屡破发,有相当一部分的个股还是处在下降通道之中运行,只是上一轮行情发动前的低点的支撑的 2573 点,目前依然有效。因此建议,目前要看清市场的这一情形,即将会否极泰来的开始扭转,不必再做延续的弱势的思维才是 。(被访问者:冰河古陆)

5,股票的大盘指数是如何得来的

大盘指数是将股票某一时期内的数据整合计算出来的。  计算方法  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一、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Pn)/n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股价平均数=(P1+P2+P3+P4)/n=(10+16+24+30)/4=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数。即: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  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二、股票指数的计算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1)相对法: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英国的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代入数字得:股价指数=(8+12+14+18)/(5+8+10+15)=52/38=136.8%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一般而言,我国股票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 这两市的大盘指数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上证综合指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 深证成份股指数: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1.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价平均数=(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 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 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 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 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数。即: 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 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 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 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 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 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2.股票指数的计算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相对法,二是综合法,三是加权法。 (1)相对法 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 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 代入数字得: 股价指数=(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 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 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 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大盘指数反映了整个股市的强弱走势,理论上说,每一个股票的升跌都影响大盘指数,只是权重股对大盘指数影响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大盘蓝筹的走势强弱.一般大盘指数上涨,个股短线操作的机会很大,可以进场短线操作,大盘下跌,就要小心,个股操作时切记追高。

文章TAG:股票  股票指数  指数  什么  股票指数由什么引起来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