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何要规定限售股

限售股就是除了流通股之外不能在股票市场融资的那部分股票,限售股解禁需要通过证监会审核,如果公司业绩良好,经营状况稳定,且确实需要进一步增加资金的上市公司可将限售的部分解禁,转换为流通股。证监会需要考察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如果上市公司的情况不符合要求是无法解禁限售股的,和对公司上市的要求的性质差不多

为何要规定限售股

2,限售股股解禁是什么含义为什么限售股解禁股市就会下跌请内行

  股票上市的时候会限制一部分股东把手上的股票出售,这样做是为了维持股票价格的稳定和使公司对股票拥有掌控权,这部分限制出售的股票一般为公司员工所持有。一般限制期为一年到三年,视公司情况而定,在期限过后,这部分股票就可以上市流通,这个时候就叫限售股解禁   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将意味着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抛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来持有的股票可能会贬值,短期来说应该是利空,但也要视情况而定.   大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两年以上方可流通.   小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   中非:似乎这种说法不多,可能理解为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介于大非和小非之间的非流通股.   关于占股比例多少和限售时间关没有明确的确定,只是业内一种通俗的说法。   限售股上市流通将意味着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抛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来持有的股票可能会贬值,此时要当心.   最大的“庄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获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大非”“小非”。其中作为市场最有发言权的则是控股大股东——他们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最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东及其他法人股东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们对公司股价既不关心,也无动力经营好上市公司。   不过,经历去年的股改洗礼,越来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经或即将解禁流通,这些大股东们增持还是减持公司股票,能相当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可以无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现,广大投资者无从得知具体情况。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东分散、有较多无话语权“小非”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点警惕的对象。
限售股股解禁 主要是大股东的股票解禁,很多高管会借此抛售手中的股票换取现金。认为造成股票大跌

限售股股解禁是什么含义为什么限售股解禁股市就会下跌请内行

3,为何要有限售股啊当初上市时候直接发行不就行了等过一段时间还

为何要有限售股啊? 暂时限制售出的股票一般多是原始股,战略投资股,等成本极为低廉的股票,他们的成本由于太低,有的 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和市场上2级市场上买入的投资者比,他们具有安全系数高,回报率高的特点,所以, 他们上市一般都是赚得盘满钵满。而他们由于成本低,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卖出股票,甚至可能导致股票价 格短期大幅度下挫。为了平衡这种和普通投资者的差距,他们一般都有限制卖出的时间比如半年,2年甚至 3年,如果上市就直接发行了。你认为成本为1元的原始股东后者战略投资者在上市价格超过50元的时候是 否会坚决卖出股票呢?十有八九会卖出。获取疯狂的暴利,然后再换一支股票买入原始股等上市后再赚取 暴利,但是,他们赚取暴利的同时,价格成本差异巨大的普通投资者就遭殃了。50买入后因为卖盘太多导 致跌到25或者更低了。那这就成为了不公平竞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类事情有专门的机构对此研究,考虑了利弊才这样安排!我看了你前面对其它答题的追问,看来你短时间可能不容易在这个问题上解开心中的心结,其实上述那些回答虽然不全面,但是均没有说错,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才规定新股上市部分股票得有限售期,最长的限售期是三年,短了还不行,短了不利股市,不利你我这样的股民!这种问题建议在今后慢慢了解,慢慢理解为好!
限售股有两种原因造成:一是历史遗留问题、二是新股发行遗留的问题。 在中国股市刚开始的阶段,存在大量的法人股和国资委控制的股票,这部分股票由于考虑到中国股市刚刚建立,都没有参入流通,成为历史遗留问题。2005年国家允许这些股票进入流通市场,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大非”,属于历史限售股,自2005年之后逐步进入流通——即在股市交易。 第二种限售股就是自2005年后新发行上市的公司,上市时并不是一次性将所有股份都进入流通领域,尤其是“管理层持股和战略投资者的持股”,一般有一个时间限制——6个月至12个月等。
因为新上市的公司一般都会有相当一部分股份在公司高管手中,限售就是为了防止这些高管过渡投机。
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否则一上市大幅抛售就乱了。!
限售股 股价太低了。中标买进的 价太高了。如果 开市就出货 ,那还敢买了,那不路到底呀。,再加上做点假上市。

为何要有限售股啊当初上市时候直接发行不就行了等过一段时间还

4,限售股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证监会对限售股的交易有什么规定

你好,限售股就是指在限定时间内和条件下限制出售的股票。限售股解禁期满后可以上市流通,其性质就由限售股变成了流通股。  股权分置改革形成的限售股(此部分限购股已经基本完成解禁)  由于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持股成本差距悬殊,为了保障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并维护市场稳定,非流通股在通过对价获得流通权的同时,中国证监会对非流通股上市设定了限售时间和条件,这也就是股权分置改革形成的限售股的由来。根据2005 年9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的规定:  (1)股改后上市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自股改方案实施之日起,12 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大非”),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的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 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 个月内不得超过10%。  IPO形成的限售股  IPO 限售股包括IPO 原股东限售股和IPO 机构配售股两部分。  对于IPO 原股东限售股的上市流通问题,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有着类似的规定。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对于IP0 股份的上市,交易所规定:  (1)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持有的股份,自IPO 股票上市之日起36 个月内不得上市流通;  (2)IPO 时已发行的股份,IPO 股票上市之日起12 个月内不得上市流通。对于IPO 机构配售股的上市流通问题,中国证监会规定:  (1)IPO 股票数量在4 亿股以上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战略投资者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12 个月;  (2)对于网下询价对象配售股票,其持有期限不应少于3 个月,持有期从IP0 股票上市之日起计算。  再融资形成的限售股  再融资形成的限售股主要由定向增发认购股份和公开增发网下机构配售股份两部分。  对于定向增发认购股份的上市流通问题,中国证监会规定:  (1)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 个月内不得转让;  (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战略投资者认购的股份,36 个月内不得转让。  对于公开增发网下机构配售股份的上市流通问题,中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增发,主承销商可以对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并在发行公告中明确机构投资者的分类标准。公开增发网下机构配售股份的限售期通常为1 个月,但是向其控股股东配售股东的限售期却从6 个月到36 个月不等。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一般都是上市公司高管的限售股解禁了,变成流通股,为了避免因抛售导致股价大幅波动,所以就通过大宗交易卖给其他人(一般为实力游资。大户),让他们在二级市场抛售。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5,限售股为什么要限售

限售股要限售的原因是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  股权分置改革前未流通股本在股改后获得流通权,并承诺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上市流通或在一定的时期内不完全上市流通的A股称为限售流通A股。股权分置改革就是把以前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变成流通股,但为了减少大量的股份集中上市给股市带来冲击,所以对这部分股份上市时间有所限制。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按照证监会的规定,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 ps: (IPO限售股: 新股上市日起3个月,网下配售股票上市流通。上市日起1~3年,原股东的限售流通股陆续上市流通。限售流通股的锁定期结束后,持股人可以直接按照市价减持,不需要支付对价。)
股改的产物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按照证监会的规定,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
限售股有2种,一种是ipo限售股,另一种股改产生的限售股。 股改限售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第27条规定,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 ipo限售股: 新股上市日起3个月,网下配售股票上市流通。上市日起1~3年,原股东的限售流通股陆续上市流通。限售流通股的锁定期结束后,持股人可以直接按照市价减持,不需要支付对价。
限售股不限售的话就会一下子跑出来,然后其结果就是我们的定价机制、发行机制、股票融资机制就会被冲垮。所以我们采取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解禁,让市场逐步消化这些解禁的限售股、保持平稳过渡、万事大吉。

文章TAG:股票  为什么  什么  为何  股票为什么被限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