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市买多卖少是什么情况

股市上买的人多卖的人少,筹码供不应求,股票会往上涨的。
成交:即买入=卖出,同时进行成交你说的不相等,只是挂单委托的内、外盘不相等,只是委托,没有成交也。。。

股市买多卖少是什么情况

2,股票为什么卖出去得多买进去的少差的那部分去哪了

不列入统计是零星数量股票。如你定额“小单”是200手,一共成交4997,按比例分小单1483/4997*100=30%;3514/4997*100=70%。仅供参考,祝你好运!
你这是逐笔统计还是逐单统计
买卖是算谁主动的,途中说明的是主动卖出的比主动买入的多
是否跟交易价有关?注意,还有个交易费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股票为什么卖出去得多买进去的少差的那部分去哪了

3,股票中买多卖少是什么意思是指买的成交量大还是指买的价格大 搜

成交:即买入数量=卖出数量,必须同时进行成交 你说的不相等,只是内、外盘不相等,只是挂单委托而已,没有成交也。。。 理论上:外盘大于内盘,涨。。。
是的
买多卖少,成交量并不一定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股价,肯定会上涨的。买多,就是买方的资金量,超过了卖方的股票数量。
买卖的等量了,有人买必有人卖才会成交。相同的东西,只是看看主动盘的大小。
主动买入的多 主动卖出的小.买入卖出是一样的.
买的没有成交的委托单,比卖的没有成交的委托单多。

股票中买多卖少是什么意思是指买的成交量大还是指买的价格大  搜

4,股票机构卖的多买的少股价在上涨这意为什么

你好,不管是谁买,只要买方力量大,股价就会上涨,哪怕买方全是小资金也一样上涨
股票有卖有买才能成交,有的一段时间(如股价快速上涨的时候),买的多卖的少也能成交原因:是前面的挂单先成交。  这是股票成交原则中的成交时间优先顺序原则。  股票成交原则:  1.价格优先原则:价格优先原则是指较高买进申报优先满足于较低买进申报,较低卖出申报优先满足于较高卖出申报;同价位申报,先申报者优先满足。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和板牌竞价时,除上述的的优先原则外,市价买卖优先满足于限价买卖。  2.成交时间优先顺序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口头唱报竞价,按中介经纪人听到的顺序排列;在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时,按计算机主机接受的时间顺序排列;在板牌竞价时,按中介经纪人看到的顺序排列。股票成交原则在无法区分先后时,由中介经纪人组织抽签决定。  3.成交的决定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口头唱报竞价时,最高买进申报与最低卖出申报的价位相同,即为成交。在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时,除前项规定外,如买(卖)方的申报价格高(低)于卖(买)方的申报价格,采用双方申报价格的平均中间价位;如买卖双方只有市价申报而无限价申报,采用当日最近一次成交价或当时显示价格的价位。

5,股票如果卖的人多买的人少那么是不是会有卖不出去的情况 搜

没人卖的话,就没人买的到股票。股价就不会再上升,那些有股票的人就没有任何意义再持有股票了。所以总有人认为赚的差不多了把手中的股票卖掉。股价如果一直在跌,人们不敢接。但是持有股票的人里面总有崩溃的,他们可能就会出很低的价格抛售股票。那时总有人认为捡到了便宜而买下股票。你说的情况太极端,除非发生在只有两个人的世界中,一个人有股票一个人没股票。那么你的假设可能会发生。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发生你说的极端情况。
会卖不出去。比如2个人要卖出,一个开价10元,一个开价9.9元,你说买家会和谁交易。任何成交价格是买卖双方决定的,不可能是一方定的。(除非强权)。没有人买或卖,理论上完全有可能。如果一家公司资产为付,破产退市,你说会有人买它的股票吗?再比如有一家金融大鳄宣布以每股100美元收购中国平安,10天后实施,那你会在这几天以60元人民币卖出吗?
你知道,价格本身就可以调节供需吗?随着价格的下降,愿意卖的人数会减少的,愿意买的人数会增加。只要价格足够低,总是卖的出去的。你想想,公司只要还没倒闭,股票只要还不是废纸,它总是有价值的。你手里的股票肯定不愿意免费送人,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东西,当价格足够低时,总是可以卖的出去的。
你问的有问题啊!!!”如果买卖人多后,会不会出现没人买或没人卖”这句是不是前后矛盾!!!你说呢?!! 涨跌停只是限制了价格,买卖还是在进行的。

6,股票卖大单的比买大单多多数是小单买小单卖是什么回

股票大单卖出,要看是那个阶段:1、如果是股票上升阶段,那么是庄家在洗盘,恐吓散户卖出手中的股票进行吸筹,小单的不用理它。2、如果是股票做头阶段,那么是庄家在出货,散户马上跟着卖出。希望能够帮到你。
这表明空方势力强,多方势力弱,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股票价格下跌。 股票有市场价格和理论价格之分。 1.股票的市场价格 股票的市场价格即股票在股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因而,股票的市场价格也就有发行价格和流通价格的区分。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发行公司与证券承销商议定的价格。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有三种情况: (1)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股票的票面价值。 (2)股票的发行价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为基准来确定。 (3)股票的发行价格在股票面值与市场流通价格之间,通常是对原有股东有偿配股时采用这种价格。国际市场上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参考公式是: 股票发行价格=市盈率还原值×40%+股息还原率×20%+每股净值×20%+预计当年股息与一年期存款利率还原值×20% 这个公式全面地考虑了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若干因素,如利率、股息、流通市场的股票价格等,值得借鉴。 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才是完全意义上的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般称为股票市价或股票行市。股票市价表现为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形式。 其中收盘价最重要,是分析股市行情时采用的基本数据。 2.股票的理论价格 股票代表的是持有者的股东权。这种股东权的直接经济利益,表现为股息、红利收入。股票的理论价格,就是为获得这种股息、红利收入的请求权而付出的代价,是股息资本化的表现。 静态地看,股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具有同样的意义。投资者是把资金投资于股票还是存于银行,这首先取决于哪一种投资的收益率高。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收入的理论,如果股息率高于利息率,人们对股票的需求就会增加,股票价格就会上涨,从而股息率就会下降,一直降到股息率与市场利率大体一致为止。按照这种分析,可以得出股票的理论价格公式为: 股票理论价格=股息红利收益/市场利率 计算股票的理论价格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预期股息和必要收益率

7,股票在线行情中有涨跌 总手 现手 买入 卖出 量比各是什么意思

股市名词解释  1.利多:对于多头有利,能刺激股价上涨的各种因素和消息,如:银行利率降低,公司经营状况好转等。  2.利空:对空头有利,能促使股价下跌的因素和信息,如:银根抽紧,利率上升,经济衰退,公司经营状况恶化等。  3.牛市:股市前景乐观,股票价格持续上升的行情。  4.熊市:前途暗淡,股票普遍持续下跌的行情。  5.多头:投资人预期未来价格上涨,以目前价格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等价格上涨后,高价卖出,从而赚取差价利润的交易行为,特点为先买后卖的交易行为。  6.空头:预期未来行情下跌,将手中股票按目前价格卖出,待行情下跌后买进,获得差价利润。其特点为先卖后买的交易行为。  7.反弹:股票价格在下跌趋势中因下跌过快而回升的价格调整现象。回升幅度一般小于下跌幅度。  8.盘整:通常指价格变动幅度较小,比较稳定,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不超过2%的行情。  9.死空头:总是认为股市情况不好,不能买入股票,股票会大幅下跌的投资者。  10.死多头:总是看好股市,总拿着股票,即使是被套得很深,也对股市充满信心的投资者。  11.多翻空:多头确信股价已涨到顶峰,因而大批卖出手中股票成为空头。  12.空翻多:空头确信股价已跌到尽头,于是大量买入股票而成为多头。  13.短多:短线多头交易,长则两三天短则一两天,操作依据是预期股价短期看好。  14.斩仓(割肉):在买入股票后,股价下跌,投资者为避免损失扩大而低价(赔本)卖出股票的行为。  15.套牢:预期股价上涨而买入股票,结果股价却下跌,又不甘心将股票卖出,被动等待获利时机的出现。  16.坐轿:预期股价将会大涨,或者知道有庄家在炒作而先期买进股票,让别人去抬股价,等股价大涨后卖出股票,自己可以不费多大力气就能赚大钱。  17.抬轿:认为目前股价处于低位,上升空间很大,于是认为,买进是坐轿,殊不知自己买进的并不低价,不见得就能赚钱,其结果是在替别人抬轿子。  18.多杀多:普遍认为股价要上涨,于是纷纷买进,然而股价未能如期上涨时,竞相卖出,而造成股价大幅下跌。  19.热门股:交易量大、换手率高、流通性强的股票,特点是价格变动幅度较大,与冷门股相对。  20.对敲:是股票投资者(庄家或大的机构投资者)的一种交易手法。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多家营业部同时开户,以拉锯方式在各营业部之间报价交易,以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  21.筹码:投资人手中持有的一定数量的股票。  22.踏空:投资者因看淡后市,卖出股票后,该股价却一路上扬,或未能及时买入,因而未能赚得利润。  23.跳水:指股价迅速下滑,幅度很大,超过前一交易日的最低价很多。  24.诱多:股价盘旋已久,下跌可能性渐大,"空头"大都已卖出股票后,突然"空方"将股票拉高,误使"多方"以为股价会向上突破,纷纷加码,结果"空头"由高价惯压而下,使"多头误入陷阱"而"套牢",称为"诱多"。  25.诱空:即"主力多头"买进股票后,再故意将股价做软,使"空头"误信股价将大跌,故纷纷抛出股票错过获利机会,形成误入"多头"的陷阱,称为"诱空"。  26.骗线:利用技术分析的划线原理,在想出货的时候,先造成有利的线路,使依靠技术分析的人误以为会涨而买进,谓之"骗线"。  27.阴跌:指股价进一步退两步,缓慢下滑的情况,如阴雨连绵,长期不止。  28.停板:因股票价格波动超过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其中因股票价格上涨超过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叫涨停板,其中因股票价格下跌超过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叫跌停板。目前国内规定A股涨跌幅度为10%;ST股为5%。  29.洗盘:是主力操纵股市,故意压低股价的一种手段,具体做法是,为了拉高股价获利出货,先有意制造卖压,迫使低价买进者卖出股票,以减轻拉升压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股价容易拉高。  30.平仓: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卖出股票的行为。  31.换手率:即某股票成交的股数与其上市流通股总数之比。它说明该股票交易活跃程度,尤其当新股上市时,更应注意这个指标。  32.现手:当前某一股票的成交量。  33.平开:某股票的当日开盘价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持平的情况称为开平盘,或平开。  34.低开:某股票的当日开盘价低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情况称为低开。  35.高开:某股票的当日开盘价高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情况称为高开。  36.内盘:以买入价成交的交易,买入成交数量统计加入内盘。  37.外盘:以卖出价成交的交易。卖出量统计加入外盘。内盘,外盘这两个数据大体可以用来判断买卖力量的强弱。若外盘数量大于内盘,则表现买方力量较强,若内盘数量大于外盘则说明卖方力量较强。  38.均价:指现在时刻买卖股票的平均价格。若当前股价在均价之上,说明在此之前买的股票都处于盈利状态。  39.填权:股票除权后的除权价不一定等同于除权日的理论开盘价,当股票实际开盘价交易高于这一理论价格时,就是填权。  40.多头陷阱:即为多头设置的陷阱,通常发生在指数或股价屡创新高,并迅速突破原来的指数区且达到新高点,随后迅速滑落跌破以前的支撑位,结果使在高位买进的投资者严重被套。  41.空头陷阱:通常出现在指数或股价从高位区以高成交量跌至一个新的低点区,并造成向下突破的假象,使恐慌抛盘涌出后迅速回升至原先的密集成交区,并向上突破原压力线,使在低点卖出者踏空。  42.溢价发行:指股票或债券发行时以高于其票面余额的价格发行的方式。  43.场内交易: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证券买卖活动。  44.场外交易:在交易所以外市场进行的证券交易总称,也称为"柜台市场""第三市场"或"第四市场"。  45.收盘价:证券交易所每个营业日闭市前的最后一笔交易价格为该证券收盘价。  46.散户:通常指投资额较少,资金数量达不到证券交易所要求的中户标准,常被称为散户。(目前进入中户有些地方是50万资金,有些地方是30万资金)。  47.建仓:投资者开始买入看涨的股票。  48.市价总额(总市值):指在某特定的时间内,交易所挂牌交易全部证券(以总股本计)按当时价格计算的证券总值。可以反映该证券市场的规模大小,由于它是以各证券的发行量为权数的,所以当发行量大的证券(流通量不一定大)价格变动时对总市值影响就大。这也是股市中庄家经常通过拉抬大盘股来影响股指的一个重要原因。  49.实多:指资金实力雄厚、持股时间长,不做见跌就买见涨就卖,只图眼前一点小利的投资者。  50.浮多:与实多相对,指资金较弱、持股时间短、见涨就卖见跌就买、只图眼前利益的小投资者。  51.卖压:在股市上大量抛出股票,使股价迅速下跌。  52.买压:买股票的人很多,而卖股票的人却很少。  53.回档:在多头市场上,股价涨势强劲,但因过快而出现回跌,称回档。  54.护盘:股市低落、人气不足时,机构投资大户大量购进股票,防止股市继续下滑的行为。  55.惯压:用大量股票将股价大幅度压低,以便低成本大量买进。  56.盘档:一是当天股价波动幅度很小,最高与最低价之间不超过2%;二是行情进入整理,上下波动幅度也不大,持续时间在半个月以上。  57.抢帽子:指当天先低价买进,等股价上升后再卖出相同种类和相同数量的股票,或当天先卖出股票,然后再以低价买进相同数量和相同种类的股票,以获取差价利益。  58.跳空与补空:股市受强烈的利多或利空消息影响,开盘价高于或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股价走势出现缺口,称之为跳空;在股价之后的走势中,将跳空的缺口补回,称之为补空。  59.委比:是衡量一段时间内场内买、卖盘强弱的技术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委比”的取值范围从-100%至+100%。若“委比”为正值,说明场内买盘较强,且数值越大,买盘就越强劲。反之,若“委比”为负值,则说明市道较弱。上述公式中的“委买手数”是指即时向下三档的委托买入的总手数,“委卖手数”是指即时向上三档的委托卖出总手数。如:某股即时最高买入委托报价及委托量为15.00元、130手,向下两档分别为14.99元、150手,14.98元、205手;最低卖出委托报价及委托量分别为15.01元、270手,向上两档分别为15.02元、475手,15.03元、655手,则此时的即时委比为-48.54%。显然,此时场内抛压很大。通过“委比”指标,投资者可以及时了解场内的即时买卖盘强弱情况。  60.什么是ST股票:1998年4月22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和其他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英文为specialtreatment,缩写为“ST”)。其中异常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上市公司经审计两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实行特别处理期间,其股票交易应遵循下列规则:(1)股票报价日涨跌幅限制为5%;(2)股票名称改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钢管”;(3)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必须经过审计。  61.量比=现在总手/当前已开市多少分钟/(5日平均总手/240).若>1表示现在这时刻的成交总手放大;量放大.  62.送红股、配股以及转增股本的区别。送红股是上市公司将本年的利润留在公司时,发放股票作为红利,从而将利润转化为股本。送红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及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配股是指公司按一定比例向现有股东发行新股,属于发行新股再筹资的手段,股东要按配股价格和配股数量缴纳配股款,完全不同于公司寻股东的分红。而转增股本则是指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红股相似。转增股本和送红股的本质区别在于,红股来自于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而转增股本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帐面上的资本公积减少一些,增长率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转增股本并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
涨跌:当日股价振幅 总手:总的交易量 现手:实时的交易量 买入:买入价格 卖出:卖出价格 量比:当日的总成交量和前一日的总成交量的比例 满意加分
涨跌——现价与上个交易日收盘价的价差。 总手——当日股票成交总手数( 总量)。现手——当日最近一笔股票成交量(手数)。 买入——买入股票的即时最高等待价。 卖出——卖出股票的即时最低报价 。 量比——是一个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它是开市后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与过去5个交易日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之比。
股市名词解释 1.利多:对于多头有利,能刺激股价上涨的各种因素和消息,如:银行利率降低,公司经营状况好转等。 2.利空:对空头有利,能促使股价下跌的因素和信息,如:银根抽紧,利率上升,经济衰退,公司经营状况恶化等。 3.牛市:股市前景乐观,股票价格持续上升的行情。 4.熊市:前途暗淡,股票普遍持续下跌的行情。 5.多头:投资人预期未来价格上涨,以目前价格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等价格上涨后,高价卖出,从而赚取差价利润的交易行为,特点为先买后卖的交易行为。 6.空头:预期未来行情下跌,将手中股票按目前价格卖出,待行情下跌后买进,获得差价利润。其特点为先卖后买的交易行为。 7.反弹:股票价格在下跌趋势中因下跌过快而回升的价格调整现象。回升幅度一般小于下跌幅度。 8.盘整:通常指价格变动幅度较小,比较稳定,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不超过2%的行情。 9.死空头:总是认为股市情况不好,不能买入股票,股票会大幅下跌的投资者。 10.死多头:总是看好股市,总拿着股票,即使是被套得很深,也对股市充满信心的投资者。 11.多翻空:多头确信股价已涨到顶峰,因而大批卖出手中股票成为空头。 12.空翻多:空头确信股价已跌到尽头,于是大量买入股票而成为多头。 13.短多:短线多头交易,长则两三天短则一两天,操作依据是预期股价短期看好。 14.斩仓(割肉):在买入股票后,股价下跌,投资者为避免损失扩大而低价(赔本)卖出股票的行为。 15.套牢:预期股价上涨而买入股票,结果股价却下跌,又不甘心将股票卖出,被动等待获利时机的出现。 16.坐轿:预期股价将会大涨,或者知道有庄家在炒作而先期买进股票,让别人去抬股价,等股价大涨后卖出股票,自己可以不费多大力气就能赚大钱。 17.抬轿:认为目前股价处于低位,上升空间很大,于是认为,买进是坐轿,殊不知自己买进的并不低价,不见得就能赚钱,其结果是在替别人抬轿子。 18.多杀多:普遍认为股价要上涨,于是纷纷买进,然而股价未能如期上涨时,竞相卖出,而造成股价大幅下跌。 19.热门股:交易量大、换手率高、流通性强的股票,特点是价格变动幅度较大,与冷门股相对。 20.对敲:是股票投资者(庄家或大的机构投资者)的一种交易手法。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多家营业部同时开户,以拉锯方式在各营业部之间报价交易,以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 21.筹码:投资人手中持有的一定数量的股票。 22.踏空:投资者因看淡后市,卖出股票后,该股价却一路上扬,或未能及时买入,因而未能赚得利润。 23.跳水:指股价迅速下滑,幅度很大,超过前一交易日的最低价很多。 24.诱多:股价盘旋已久,下跌可能性渐大,"空头"大都已卖出股票后,突然"空方"将股票拉高,误使"多方"以为股价会向上突破,纷纷加码,结果"空头"由高价惯压而下,使"多头误入陷阱"而"套牢",称为"诱多"。 25.诱空:即"主力多头"买进股票后,再故意将股价做软,使"空头"误信股价将大跌,故纷纷抛出股票错过获利机会,形成误入"多头"的陷阱,称为"诱空"。 26.骗线:利用技术分析的划线原理,在想出货的时候,先造成有利的线路,使依靠技术分析的人误以为会涨而买进,谓之"骗线"。 27.阴跌:指股价进一步退两步,缓慢下滑的情况,如阴雨连绵,长期不止。 28.停板:因股票价格波动超过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其中因股票价格上涨超过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叫涨停板,其中因股票价格下跌超过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叫跌停板。目前国内规定A股涨跌幅度为10%;ST股为5%。 29.洗盘:是主力操纵股市,故意压低股价的一种手段,具体做法是,为了拉高股价获利出货,先有意制造卖压,迫使低价买进者卖出股票,以减轻拉升压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股价容易拉高。 30.平仓: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卖出股票的行为。 31.换手率:即某股票成交的股数与其上市流通股总数之比。它说明该股票交易活跃程度,尤其当新股上市时,更应注意这个指标。 32.现手:当前某一股票的成交量。 33.平开:某股票的当日开盘价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持平的情况称为开平盘,或平开。 34.低开:某股票的当日开盘价低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情况称为低开。 35.高开:某股票的当日开盘价高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情况称为高开。 36.内盘:以买入价成交的交易,买入成交数量统计加入内盘。 37.外盘:以卖出价成交的交易。卖出量统计加入外盘。内盘,外盘这两个数据大体可以用来判断买卖力量的强弱。若外盘数量大于内盘,则表现买方力量较强,若内盘数量大于外盘则说明卖方力量较强。 38.均价:指现在时刻买卖股票的平均价格。若当前股价在均价之上,说明在此之前买的股票都处于盈利状态。 39.填权:股票除权后的除权价不一定等同于除权日的理论开盘价,当股票实际开盘价交易高于这一理论价格时,就是填权。 40.多头陷阱:即为多头设置的陷阱,通常发生在指数或股价屡创新高,并迅速突破原来的指数区且达到新高点,随后迅速滑落跌破以前的支撑位,结果使在高位买进的投资者严重被套。 41.空头陷阱:通常出现在指数或股价从高位区以高成交量跌至一个新的低点区,并造成向下突破的假象,使恐慌抛盘涌出后迅速回升至原先的密集成交区,并向上突破原压力线,使在低点卖出者踏空。 42.溢价发行:指股票或债券发行时以高于其票面余额的价格发行的方式。 43.场内交易: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证券买卖活动。 44.场外交易:在交易所以外市场进行的证券交易总称,也称为"柜台市场""第三市场"或"第四市场"。 45.收盘价:证券交易所每个营业日闭市前的最后一笔交易价格为该证券收盘价。 46.散户:通常指投资额较少,资金数量达不到证券交易所要求的中户标准,常被称为散户。(目前进入中户有些地方是50万资金,有些地方是30万资金)。 47.建仓:投资者开始买入看涨的股票。 48.市价总额(总市值):指在某特定的时间内,交易所挂牌交易全部证券(以总股本计)按当时价格计算的证券总值。可以反映该证券市场的规模大小,由于它是以各证券的发行量为权数的,所以当发行量大的证券(流通量不一定大)价格变动时对总市值影响就大。这也是股市中庄家经常通过拉抬大盘股来影响股指的一个重要原因。 49.实多:指资金实力雄厚、持股时间长,不做见跌就买见涨就卖,只图眼前一点小利的投资者。 50.浮多:与实多相对,指资金较弱、持股时间短、见涨就卖见跌就买、只图眼前利益的小投资者。 51.卖压:在股市上大量抛出股票,使股价迅速下跌。 52.买压:买股票的人很多,而卖股票的人却很少。 53.回档:在多头市场上,股价涨势强劲,但因过快而出现回跌,称回档。 54.护盘:股市低落、人气不足时,机构投资大户大量购进股票,防止股市继续下滑的行为。 55.惯压:用大量股票将股价大幅度压低,以便低成本大量买进。 56.盘档:一是当天股价波动幅度很小,最高与最低价之间不超过2%;二是行情进入整理,上下波动幅度也不大,持续时间在半个月以上。 57.抢帽子:指当天先低价买进,等股价上升后再卖出相同种类和相同数量的股票,或当天先卖出股票,然后再以低价买进相同数量和相同种类的股票,以获取差价利益。 58.跳空与补空:股市受强烈的利多或利空消息影响,开盘价高于或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股价走势出现缺口,称之为跳空;在股价之后的走势中,将跳空的缺口补回,称之为补空。 59.委比:是衡量一段时间内场内买、卖盘强弱的技术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委比”的取值范围从-100%至+100%。若“委比”为正值,说明场内买盘较强,且数值越大,买盘就越强劲。反之,若“委比”为负值,则说明市道较弱。上述公式中的“委买手数”是指即时向下三档的委托买入的总手数,“委卖手数”是指即时向上三档的委托卖出总手数。如:某股即时最高买入委托报价及委托量为15.00元、130手,向下两档分别为14.99元、150手,14.98元、205手;最低卖出委托报价及委托量分别为15.01元、270手,向上两档分别为15.02元、475手,15.03元、655手,则此时的即时委比为-48.54%。显然,此时场内抛压很大。通过“委比”指标,投资者可以及时了解场内的即时买卖盘强弱情况。 60.什么是ST股票:1998年4月22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和其他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英文为specialtreatment,缩写为“ST”)。其中异常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上市公司经审计两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实行特别处理期间,其股票交易应遵循下列规则:(1)股票报价日涨跌幅限制为5%;(2)股票名称改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钢管”;(3)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必须经过审计。 61.量比=现在总手/当前已开市多少分钟/(5日平均总手/240).若>1表示现在这时刻的成交总手放大;量放大. 62.送红股、配股以及转增股本的区别。送红股是上市公司将本年的利润留在公司时,发放股票作为红利,从而将利润转化为股本。送红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及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配股是指公司按一定比例向现有股东发行新股,属于发行新股再筹资的手段,股东要按配股价格和配股数量缴纳配股款,完全不同于公司寻股东的分红。而转增股本则是指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红股相似。转增股本和送红股的本质区别在于,红股来自于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而转增股本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帐面上的资本公积减少一些,增长率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转增股本并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 股市名词解释 1.利多:对于多头有利,能刺激股价上涨的各种因素和消息,如:银行利率降低,公司经营状况好转等。 2.利空:对空头有利,能促使股价下跌的因素和信息,如:银根抽紧,利率上升,经济衰退,公司经营状况恶化等。 3.牛市:股市前景乐观,股票价格持续上升的行情。 4.熊市:前途暗淡,股票普遍持续下跌的行情。 5.多头:投资人预期未来价格上涨,以目前价格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等价格上涨后,高价卖出,从而赚取差价利润的交易行为,特点为先买后卖的交易行为。 6.空头:预期未来行情下跌,将手中股票按目前价格卖出,待行情下跌后买进,获得差价利润。其特点为先卖后买的交易行为。 7.反弹:股票价格在下跌趋势中因下跌过快而回升的价格调整现象。回升幅度一般小于下跌幅度。 8.盘整:通常指价格变动幅度较小,比较稳定,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不超过2%的行情。 9.死空头:总是认为股市情况不好,不能买入股票,股票会大幅下跌的投资者。 10.死多头:总是看好股市,总拿着股票,即使是被套得很深,也对股市充满信心的投资者。 11.多翻空:多头确信股价已涨到顶峰,因而大批卖出手中股票成为空头。 12.空翻多:空头确信股价已跌到尽头,于是大量买入股票而成为多头。 13.短多:短线多头交易,长则两三天短则一两天,操作依据是预期股价短期看好。 14.斩仓(割肉):在买入股票后,股价下跌,投资者为避免损失扩大而低价(赔本)卖出股票的行为。 15.套牢:预期股价上涨而买入股票,结果股价却下跌,又不甘心将股票卖出,被动等待获利时机的出现。 16.坐轿:预期股价将会大涨,或者知道有庄家在炒作而先期买进股票,让别人去抬股价,等股价大涨后卖出股票,自己可以不费多大力气就能赚大钱。 17.抬轿:认为目前股价处于低位,上升空间很大,于是认为,买进是坐轿,殊不知自己买进的并不低价,不见得就能赚钱,其结果是在替别人抬轿子。 18.多杀多:普遍认为股价要上涨,于是纷纷买进,然而股价未能如期上涨时,竞相卖出,而造成股价大幅下跌。 19.热门股:交易量大、换手率高、流通性强的股票,特点是价格变动幅度较大,与冷门股相对。 20.对敲:是股票投资者(庄家或大的机构投资者)的一种交易手法。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多家营业部同时开户,以拉锯方式在各营业部之间报价交易,以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 21.筹码:投资人手中持有的一定数量的股票。 22.踏空:投资者因看淡后市,卖出股票后,该股价却一路上扬,或未能及时买入,因而未能赚得利润。 23.跳水:指股价迅速下滑,幅度很大,超过前一交易日的最低价很多。 24.诱多:股价盘旋已久,下跌可能性渐大,"空头"大都已卖出股票后,突然"空方"将股票拉高,误使"多方"以为股价会向上突破,纷纷加码,结果"空头"由高价惯压而下,使"多头误入陷阱"而"套牢",称为"诱多"。 25.诱空:即"主力多头"买进股票后,再故意将股价做软,使"空头"误信股价将大跌,故纷纷抛出股票错过获利机会,形成误入"多头"的陷阱,称为"诱空"。 26.骗线:利用技术分析的划线原理,在想出货的时候,先造成有利的线路,使依靠技术分析的人误以为会涨而买进,谓之"骗线"。 27.阴跌:指股价进一步退两步,缓慢下滑的情况,如阴雨连绵,长期不止。 28.停板:因股票价格波动超过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其中因股票价格上涨超过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叫涨停板,其中因股票价格下跌超过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叫跌停板。目前国内规定A股涨跌幅度为10%;ST股为5%。 29.洗盘:是主力操纵股市,故意压低股价的一种手段,具体做法是,为了拉高股价获利出货,先有意制造卖压,迫使低价买进者卖出股票,以减轻拉升压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股价容易拉高。 30.平仓: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卖出股票的行为。 31.换手率:即某股票成交的股数与其上市流通股总数之比。它说明该股票交易活跃程度,尤其当新股上市时,更应注意这个指标。 32.现手:当前某一股票的成交量。 33.平开:某股票的当日开盘价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持平的情况称为开平盘,或平开。 34.低开:某股票的当日开盘价低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情况称为低开。 35.高开:某股票的当日开盘价高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情况称为高开。 36.内盘:以买入价成交的交易,买入成交数量统计加入内盘。 37.外盘:以卖出价成交的交易。卖出量统计加入外盘。内盘,外盘这两个数据大体可以用来判断买卖力量的强弱。若外盘数量大于内盘,则表现买方力量较强,若内盘数量大于外盘则说明卖方力量较强。 38.均价:指现在时刻买卖股票的平均价格。若当前股价在均价之上,说明在此之前买的股票都处于盈利状态。 39.填权:股票除权后的除权价不一定等同于除权日的理论开盘价,当股票实际开盘价交易高于这一理论价格时,就是填权。 40.多头陷阱:即为多头设置的陷阱,通常发生在指数或股价屡创新高,并迅速突破原来的指数区且达到新高点,随后迅速滑落跌破以前的支撑位,结果使在高位买进的投资者严重被套。 41.空头陷阱:通常出现在指数或股价从高位区以高成交量跌至一个新的低点区,并造成向下突破的假象,使恐慌抛盘涌出后迅速回升至原先的密集成交区,并向上突破原压力线,使在低点卖出者踏空。 42.溢价发行:指股票或债券发行时以高于其票面余额的价格发行的方式。 43.场内交易: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证券买卖活动。 44.场外交易:在交易所以外市场进行的证券交易总称,也称为"柜台市场""第三市场"或"第四市场"。 45.收盘价:证券交易所每个营业日闭市前的最后一笔交易价格为该证券收盘价。 46.散户:通常指投资额较少,资金数量达不到证券交易所要求的中户标准,常被称为散户。(目前进入中户有些地方是50万资金,有些地方是30万资金)。 47.建仓:投资者开始买入看涨的股票。 48.市价总额(总市值):指在某特定的时间内,交易所挂牌交易全部证券(以总股本计)按当时价格计算的证券总值。可以反映该证券市场的规模大小,由于它是以各证券的发行量为权数的,所以当发行量大的证券(流通量不一定大)价格变动时对总市值影响就大。这也是股市中庄家经常通过拉抬大盘股来影响股指的一个重要原因。 49.实多:指资金实力雄厚、持股时间长,不做见跌就买见涨就卖,只图眼前一点小利的投资者。 50.浮多:与实多相对,指资金较弱、持股时间短、见涨就卖见跌就买、只图眼前利益的小投资者。 51.卖压:在股市上大量抛出股票,使股价迅速下跌。 52.买压:买股票的人很多,而卖股票的人却很少。 53.回档:在多头市场上,股价涨势强劲,但因过快而出现回跌,称回档。 54.护盘:股市低落、人气不足时,机构投资大户大量购进股票,防止股市继续下滑的行为。 55.惯压:用大量股票将股价大幅度压低,以便低成本大量买进。 56.盘档:一是当天股价波动幅度很小,最高与最低价之间不超过2%;二是行情进入整理,上下波动幅度也不大,持续时间在半个月以上。 57.抢帽子:指当天先低价买进,等股价上升后再卖出相同种类和相同数量的股票,或当天先卖出股票,然后再以低价买进相同数量和相同种类的股票,以获取差价利益。 58.跳空与补空:股市受强烈的利多或利空消息影响,开盘价高于或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股价走势出现缺口,称之为跳空;在股价之后的走势中,将跳空的缺口补回,称之为补空。 59.委比:是衡量一段时间内场内买、卖盘强弱的技术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委比”的取值范围从-100%至+100%。若“委比”为正值,说明场内买盘较强,且数值越大,买盘就越强劲。反之,若“委比”为负值,则说明市道较弱。上述公式中的“委买手数”是指即时向下三档的委托买入的总手数,“委卖手数”是指即时向上三档的委托卖出总手数。如:某股即时最高买入委托报价及委托量为15.00元、130手,向下两档分别为14.99元、150手,14.98元、205手;最低卖出委托报价及委托量分别为15.01元、270手,向上两档分别为15.02元、475手,15.03元、655手,则此时的即时委比为-48.54%。显然,此时场内抛压很大。通过“委比”指标,投资者可以及时了解场内的即时买卖盘强弱情况。 60.什么是ST股票:1998年4月22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和其他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英文为specialtreatment,缩写为“ST”)。其中异常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上市公司经审计两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实行特别处理期间,其股票交易应遵循下列规则:(1)股票报价日涨跌幅限制为5%;(2)股票名称改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钢管”;(3)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必须经过审计。 61.量比=现在总手/当前已开市多少分钟/(5日平均总手/240).若>1表示现在这时刻的成交总手放大;量放大. 62.送红股、配股以及转增股本的区别。送红股是上市公司将本年的利润留在公司时,发放股票作为红利,从而将利润转化为股本。送红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及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配股是指公司按一定比例向现有股东发行新股,属于发行新股再筹资的手段,股东要按配股价格和配股数量缴纳配股款,完全不同于公司寻股东的分红。而转增股本则是指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红股相似。转增股本和送红股的本质区别在于,红股来自于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而转增股本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帐面上的资本公积减少一些,增长率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转增股本并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

文章TAG:股票  卖得  多买得  什么  股票卖得多买得少叫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