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股市里游资为什么喜欢炒新股

新股多盘子小股东少所以容易拉上方没压力,再有就是小盘股稀缺,但一旦发行速度增快就不行了

股市里游资为什么喜欢炒新股

2,为什么人们喜欢买新上市的股票有什么好

新上市的股票称作次新股,盘子小,一般开板时候流通市值在10亿左右,随便一个大户就可坐庄。容易操纵。
关键是新上市,没有坐庄的,后市上涨的潜力很大,随着主力的介入,你就静等做好轿子,挣钱就好了祝好运

为什么人们喜欢买新上市的股票有什么好

3,为什么证监会历届都喜欢发行新股

融资是证监会的主要任务,融资也是股市功能之一,不过在A股上畸形了。发审股票具有极大的权力和诱惑力。你不想发财?另外发行股票既可替国企解困,又可轻而易举地剥夺中产阶级的财富,财富的高度集中又满足了周某人蓄水池的效应。你说他们何乐不为呀?
涉及到利益输送,新股从改制审批到过会发行,都有利益输送问题,你让证监会停了扩容,岂不是断了老爷们一个财路?
为了融资,满足上市公司的需要。

为什么证监会历届都喜欢发行新股

4,为什么股民爱买打新股

你好!因为根据规律,新股一般都会涨停,而且是连续很多天,好的新股甚至可以市值翻几倍。这就造成新股大概率会赚钱,所以大家都喜欢中新股啦。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股民爱打新股是和收益有很大关系的。因为新股的中签率一般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二之间。也就是物以稀为贵。大家都去购买那么就造成了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而且新股票的发行。数量比较少。也不存在股东减持的时段。自然而然。新股上市的时候价格就会暴涨。那么大家都去爱去打新股。
打新的利润相对还是挺高的,我朋友在券商上班,之前听他一个客户说起,一个月中签了好几次,利润还是蛮不错的。

5,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去抢新股

因为买新股一般稳赚不赔。新股就是指刚发行上市正常运作的股票。前些年申购(俗称"打新股")新上市的股票是一个热点,因为当时中上了新股就如"白捡"了一笔财,新股首日上市均有近100%左右的涨幅。近两年,"打新股"热度下降,甚至出现了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现象。这也使得"估价机构"重新按照市场价值规律来为新股定价,使之更趋合理。但是,目前新股一上市就连续几个涨停板,使得打新股热度出现上升。
当量比大于1时,说明当日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要大于过去5日的平均数值,交易比过去5日火爆;而当量比小于1时,说明现在的成交比不上过去5日的平均水平。 这一方法必须要在每天9时25分竞价出来后9时30分开盘前5分钟内完成。这个可以用牛股宝,跟着牛人榜里的牛人操作一段时间就找到要领了,我就是这样做的。 竞价抓涨停技术注意事项 我每天开盘前都会用这项技术选几只符合条件的股票,我有过连续两天都是竞价选5只当天收盘涨停4只的极高成功率,平时基本上每天选两三只,四五只,几乎天天会抓到涨停,多少而已,应该说概率很高。

6,为什么要买创新高的股票

因为大部分买股票的股民会在股票获利时把股票抛出,股票创新高了,证明一段时间内买这只股票没有卖掉的股东都赚钱了。也就是之前很多股东都会把股票卖掉。但是在之前的很多股东卖掉了,但是股票还会创新高,那么一般就是新购买进来的股东看好市,可能这只股票有行情,有利好,有概念等。但是要买创新高的股票你还要结合这只股票的基本面,消息面,大盘,板块,概念等等。要综合很多因素来分析的,而不是单纯买创新高,为什么要买创新高的股票呢?1、创新高说明主力资金看好,才能创出新高;2、创出新高说明买入的人都已经赚钱,尤其是历史新高的股票,里面的所有套牢筹码已经解放,那么要卖出的人也都已经卖出,抛压已经非常轻,股价轻松上涨。3、散户都喜欢追高,所以涨到新高会在几千只股票里面脱颖而出,吸引大量买盘,这样不涨也很难,或者说起码涨的概率更高!4、一般新高的股票都伴随重大利好,等股价冲出历史高点后会加速上涨,所以在突破历史高点的时候买入时最佳时机,还可以避免长期的盘整期。5、先于大盘,或者先于板块创出新高的股票,往往是板块的龙头,将来肯定也是涨的最好的。(其实根本不用打听这样那样的消息,看盘面,真金白银堆出来的骗不了人)。
很多配资平台都是充值不要手续费的。主要是利息钱了。浅见寡识
创新高一般来说代表一只股票的强势,但是不是说什么情况下创新高都是好的,比如说一只股票过分放量的创了新高,一般来说当日都有主力资金对敲放量吸引人接盘的行为,这样即便是创了新高,接下来往往是快速的回调或是高位持续的震荡,创了新高但是新高反而代表短线快速上升行情的终结进入了盘整趋势;另外看新高的位置,对于已经盘头的个股,也可能会有新高出现但是就在短线资金纷纷跟进的时间,行情急转直下会重新跌回到高位盘整区域,甚至会开始出现快速的下跌;创新高的好是主基调,但是对于其中的不好的地方一定要懂得化解和回避;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也祝愿您投资顺利,心想事成

7,3月20日为什么市场喜欢炒次新股

第一,筹码面最好,因为上市就连续涨停,所以没有任何套牢盘,大部分持股是大股东,中签的散户又基本都是大幅度盈利,拉升没有抛压第二,公司派持股是稳定不会轻易卖出的,剩下的流通在外的筹码很少,操作的主力可以轻易控制股价。第三,新股刚上市,基本面信息怎么都要一个季度才出来,没有立即黑天鹅的可能,利于炒作。但是仅仅限于大盘安稳的阶段,大盘下跌次新股跌的最惨
转自新浪博客“煮酒论新股”, 投资案例虽是几年前的了,相信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a股市场一直都是“逢新必炒”、“逢第一必炒”、“逢题材必炒”的习惯,只要抓住其中的要害,将成为炒新一族的盛宴。一、首先了解下面几个概念1.新股范围:新股的概念这里我就不作解释,但这里所讲的新股,是包含借壳上市的股票,比如我们周五炒过的“金浦钛业/000545”,之前的“华数传媒/000156”等,这些也纳入新股的范围。2.新股炒作:是指首日或者上市后几个交易日,市场资金不断炒作,股价在短期内上涨幅度很大,或者首日涨幅超过10%,次日继续上涨,几日下来,获利巨大,涨幅超过20%或者更多,这才能算炒作。这与“投资”是两个概念。3.逢新必炒:并不是所有新股都会受到主力的关照、市场的共鸣,只有那些有题材,有背景,有独特基本面的新股才会受到炒作,一旦主力点起火源,极容易受到市场共鸣,股价往往因此击鼓传花,更上一层的效果。二、“逢第一必炒”个股范围:1.开闸第一批:停发新股后重启的第一批新股;如果第一批同时上市两只,或者三只,怎么办呢?我们先回顾2009年ipo重启第一批新股。此次是历史第七次停发新时,停发周期为2008年9月16日-2009年6月29日,时间长达九个多月。终于在2009年7月10日迎了重启的第一批新股,他们分别为“万马电缆(发行价:11.5元)”和“桂林三金(发行价:19.8元)”;大家通过k线图很清楚地看到上市的当天两只股票都受到了市场炒作,其中发行价较低的“万马电缆”从第二天的最高价算起利润已达23%之多;而“桂林三金”从第二天的最高价算起利润为10%。很明显,重启的第一批,选择发行价较低的那只作为首选。2.停发最后一批:此意义不同的是,大家都知道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市场和主力们必定会珍惜这个机会,借题发挥,利用最后的资源达到目的。例如:“浙江世宝/002703”(上市前在博客简单地介绍过),两天下来从开盘价和最高价算也是20%利润,并且首日也是得到爆炒。3.第一股题材:所谓第一股,就是这个概念或者这个行业第一只上市的股票;如果基本面好,再细分第一股也可符合这条件。例如:2006年上市的“金螳螂/002081”,是当时的“精宅装修第一股”,基本面一流,市场行业地位第一;这种概念加上基本面的个股,上市几天既给短线机会又给长线带来了惊人的投资利润。2010年上市的“涪陵榨菜/002507”,榨菜第一股,市场占有率第一;这就是题材;上市当天得到主力极力爆炒,从开盘价的25.5元炒到最高价48元;第三天红盘处卖出,获利也是丰厚。大家在选“第一”时,最好结合基本面,有两个“第一”以上为最佳;往往这种能在短线中带来暴利机会。……三.逢题材必炒:a股历史以来就是投机性极强的市场,喜欢讲故事、挖题材,那么哪些属于主力常讲故事挖题材的呢,本人以此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读后一起联想。1.资源类题材:“章源钨业(钨、锡、铜、铋、钼)”“海南橡胶(橡胶)”“洛阳钼业(钼、钨、黄金)”等2.名人题材;“信立泰(董事长为深圳前副市长)”“比亚迪(巴菲特、王传福)”等3.红色题材:此类最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如“人民网”“一拖股份(东方红)”等。4.涨价题材:“深圳燃气”“新疆浩源”,注:燃气为当地垄断企业。5.中华老字号题材:“全聚德(烤鸭)”这类的较多,大家可以自己找。……四.炒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坚持短线: 炒新中,如首日获利较大,考虑在次日卖出,如老手可根据主力动向,与主力共进退;2.坚持原则: 不符合条件的绝不介入,不被盘面一时的波动所左右;耐心是减少损失、增加胜利的重要部份。3.不被换手率迷惑: 事前没有经过自己的分折或者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个股,不管他开盘换手率多大都不能介入,我们赚钱要赚自己明白的钱,坚持自己的投资模式,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是我们步向成功的重要一步;4.学会休息: 减少操作,就是减少损失,每介入一只股,一定要认为有95%胜率方可介入;永远记住:市场从来不缺机会,缺的是市场人们的耐心;5.良好心态: 这也是走向成功的一重要因素。后序 股市绝不是赌场,在股市中生存靠的不仅是运气,更重要的是需要拥有自己的一套投资模式;这套模式必须经过学习基本的经济知识、市场的运行规律、丰富的操作经验、成熟的心理素质、执著专注的学习精神。 古语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勉!谢谢。煮酒论新股

文章TAG:为什么  什么  喜欢  喜欢创新  为什么喜欢创新股票的理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