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资买入的股票有分红吗

你好,融资买入的股票和自有资金买入的股票一样正常分红,都归投资者所有。
融资买入的股票不论是现金分红还是送股,都是有的。

融资买入的股票有分红吗

2,融资买的股票享受分红吗

当然享受分红权益了。
你好,融资买入的股票和自有资金买入的股票一样正常分红,都归投资者所有。
会享受,融资操作是发生在你和券商之间的关系,股票交易是你和交易所发生的关系,话句话说,交易所并不知道你买股票是哪来的钱,只知道是你买的,所以要把股票的分红都给你,但融券就反过来了,融券是要把分红也还给券商的。

融资买的股票享受分红吗

3,分红融资属于股利激励行为吗

属于的!1、分红利的条件是公司当年赢利,已弥补和结转递延亏损和按规定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2、送红股的条件除条件1以外,还必须满足前次发行股份已募足资金并间隔一年,公司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录和公司预期利润率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息。3、转增股本除满足条件2外,还公司还必须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公司法定公积金留存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50%。转增股本还必须由董事会提出分配方案,召开股东大会进行审议和表决通过。 送红股与转增股本的区别在于,送红股来自于公司税后利润,转增股本来自于资本公积金,严格来说转增股本不能算作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只是扩大公司股本规模,是公司从公积金里转出一部分钱来做注册资本。同时送红股由于用的是公司利润,所以和分红利一样要交纳所得税,交纳的标准以前是20%,股改后分别按10%交纳,而转增股本是不交税的。事实上上市公司的利润已经交纳过税金了,这种对红利收取税金的规定与公平相悖,有重复收税的嫌疑,也没办法。
1,传销属于非法融资。 2,非法融资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并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3,传销: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分红融资属于股利激励行为吗

4,股票 分红是什么意思是怎样分红的股民都可以分到红吗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派发现金)和股票股利(送股票),上市公司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分红,也可以两种形式同时用。根据上海证券交易规则,对投资者享受的红股和股息实行自动划拨到账。股权(息)登记日为R日,除权(息)基准日为R+1日,投资者的红股在R+1日自动到账,并可进行交易,股息在R+2日自动到帐,投资者可及时查询确定,如有问题应与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进行查询。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对投资者享受的红股和股息实行自动划拨到账。股权(息)登记日为R日,除权(息)基准日为R+1日,投资者的红股在R+3日自动到账,并可进行交易,股息在R+5日自动到账,投资者可及时查询确定。也就是说,无论是上交所,还是深交所,投资者的红股和股息均自动到账,无需投资者办理任何手续,只是到账的时间有所区别,投资者应注意查询确定。每位股民只要在股权(息)登记日那天收盘为止还持有该公司股票,都可以享受到分红。
要看长线的,因为很多人炒高送转概念,所以上市公司发布分红公告就吃进,分红后只要除权后有点赚头就出了,所以看起来除权后跟除权前价格差不多。但是长期看几十年下来很多高分红的股票持股成本都是负的就全靠现金分红了。 另外企业采用现金分红也证明了其盈利能力呢现金充足率的真实性,那些表面财报光鲜但是不分红的谁敢保证不是业绩造假呢?中国的股民大都不成熟,以为自己技术很高所以做短线的多,在成熟市场一般现金分红后股东都会用分到的钱继续增持股票而不是分到钱就抛跑。你是女生还是男生啊?女生一般逻辑思维和分析力都没有男生强的,玩起来会比较累。像我一般都不玩股票的,因为复杂,风险又大,要做理财的话,建议了解下p2p理财,这种理财方式比较稳健,到期还款。收益也还不错,像鑫天下财富年化收益8%-12.8%,高于余额宝好几倍呢

5,什么是入股分红入股分红实现双赢

入股分红制度也是源于法国,然后流传到英国、德国和日本, 19 世纪下半叶再传入美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员工入股分红的形式多种多样,员工的地位和创造性得到不断提高,员工入股分红越来越受到企业经理的重视。在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形式稳定的股东队伍,防止被他人恶意收买和保障国家税收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入股分红就是将分红与入股两者相结合的一种制度,即企业除将一部分的红利以现金或支票分配给员工外,并将员工应得的一部分红利,改发企业的股票,使员工不但分享企业盈余的红利,而且获得企业的股权。员工入股成为股东,依现行有关规定,可有下列方式:1 )公司办理现金增资时保留一定比例股份由员工优先承购。公司发行新股时,应保留发行新股总额 10 %至 15 %的股份,由员工承担。2 )分配员工红利时,计算分配员工红利的数额,以发行新股方式给付,这也是最常见的“员工入股分红”方式。不论是以现金或发行新股给付员工红利,员工均应依法申报为所得,因此,公司通常将二者搭配,使员工既取得价值较高的股票,亦有现金可支付税款。3 )员工以股东身份认购股份。公司在办理现金增资发行新股时,如果预计保留给员工认购的股份大于法定最高应保留率 15 %时,公司也将由原有股东放弃认购方式,而使员工以特定人员身份承购。人在职场,切忌好高骛远,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避免落入“高薪陷阱”。4 )由现有股东转移持股给员工。公司在没有发行新股的时期,如果希望让员工加入投资,就必须协调现有股东,而转移部分持股给员工。员工入股分红制度的主要作用可从企业和员工两方面来分析:对于企业而言,入股分红手续简便,经由转账手续即可完成入股,减少了交易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工作报酬随着企业营运成果适度调整,增加劳动成本的弹性;降低营运成本,由于员工向心力增加以及流动率的降低,可减少新进员工的训练费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劳资关系和谐,劳资双方利害与共,有效预防劳资纠纷。 徐州招聘网 对于员工而言,入股分红制度能防止资产持有分配的不平等化,并促进其平等化;超额利润与工资差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员工也成为了企业的股东,同时还减少了蓝领与白领间的地位差异。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员工入股分红制度也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6,请问 什么是股票分红

投资者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对该公司进行投资,同时享受公司分红的权利,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分红,也可以两种形式同时用。  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发放股利,称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东无偿赠送股票,红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现,又称为送红股或送股;另外,投资者还经常会遇到上市公司转增股本的情况,转增股本与分红有所区另,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扣除公积金等项费用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而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种送股形式,它是从公积金中提取的,将上市公司历年滚存的利润及溢价发行新股的收益通过送股的形式加以实现,两者的出处有所不同,另外两者在纳税上也有所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中,送红股与转增股本的效果是大体相同的。  配股也是投资者经常会遇到的情况,配股与送股转增股本不同,它不是一种利润的分配式,是投资者对公司再投资的过程。配股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进一步吸收资金而向公司股东有偿按比例配售一定数额的股票,它本身不分红,而是一种筹资方式,是上市公司的一次股票的发行,公司股东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购买所配的股票。
持有某股票,在某特别时期内获得了应得的股东权益.
在分红派息前夕,持有股票的股东一定要密切关注与分红派息有关的四个日期,这四个日期是:1.股息宣布日,即公司董事会将分红派息的消息公布于众的时间。2.派息日,即股息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3.股权登记日,即统计和确认参加本期股息红利分配给股东的日期。4.除息日,即不再享有本期股息的日期。在这四个日期中,尤为重要的是股权登记日和除息日。由于每日有无数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公司的股票不断易手,这就意味着公司的股东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公司董事会在决定分红派息时,必须明确公布股权登记日,派发股息就以股权登记日这一天的公司名册为准。凡在这一天的股东名册上记录在案的投资者,公司即承认其为股东,有权享受本期派发的股息与红利。如果股票持有者在股权登记日之前没有过户,那么其股票出售者的姓名仍保留在股东名册上,这样公司仍承认承认其为股东,本期股息仍会按照规定分派给股票的出售者而不是现在的持有者。由此可见,购买了股票并不一定就能得到股息红利,只有在股权登记日以前到登记公司办理了登记过户手续,才能获取正常的股息红利收入。至于除息日的把握,对于投资者也至关重要,由于投资在除息日当天或以后购买的股票,已无权参加本期的股息红利分配,因此,除息日当天的价格会与除息日前的股价有所变化。一般来讲,除息日当天的股市报价就是除息参考价,也即是除息日前一天的收盘价减去每股股息后的价格。例如,某种股票计划每股派发1元的股息,如除息日前的价格为每股18元,则除息日这天的参考报价应是17元(18元减去1元)。掌握除息日前后股价的这种变化规律,有利于投资者在购买时填报适当的委托价,以有效降低其购股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有中、长线投资打算的投资者来说,还可趁除息前夕的股价偏低时,买入股票过户,以享受股息收入。出现有时在除息前夕价格偏弱的原因,主要在于此时短线投资者较多。因为短线投资者一般倾向于不过户、不收息,故在除息前夕多半设法将股票脱手,甚至价位低一些也在所不惜。因此,有中、长线投资计划的人,如果趁短线投资者回吐的时候入市,即可买到一些相对低廉的股票,又可获取股息收入。至于在除息前夕的那一具体时点买入,则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巧问题。一般来讲,在截止过户时,当大市尚未明朗时,短线投资者较多,因而在截止过户前,那些不想过户的短线投资者就得将所有的股份卖出,越接近过户期,卖出的短线投资者就越多,故原则上在截止过户前的1至2天左右,有可能会买到相对适宜价位的股票,但切不可将这种情况绝对化。因为如果大家都看好某种股票,或者某种股票的股息十分诱人,也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现象,即越接近过户期,购买该股票的投资者就越多,因而,股价的涨升幅度也就越大,投资者必须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恰当地在分红派息期掌握好买卖的火候。

7,股票融资是什么意思

股票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 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再融资功能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融资方式单一 以股权融资为主。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有着极强的偏好。在1998年以前,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惟一方式,2000年以来,增 发成为上市公司对再融资方式的另一选择;2001年开始,可转债融资成为上市公司追捧的对象。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再融资方式时所考虑主要是融资的难易程 度、门槛高低以及融资额大小等因素,就目前而言,股权融资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我国股权结构比较特殊,不流通的法人股占6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 股权融资对改善股权结构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单一的股权融资并没有考虑到企业在资本结构方面的差异,不符合财务管理关于最优资金结构的融资原则。有 人对 1997年深市配股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其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3.29%,对此类公司继续进行股权融资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更趋于不合理。 二是融资金额超过实际需求 从理论上说,投资需求与融资手段是一种辨证的关系,只有投资的必要性和融资的可能性相结合,才能产生较好的投资效果。 然而,大多数上市公司通常按照政策所规定的上限进行再融资,而不是根据投资需求来测定融资额。上市公司把能筹集到尽可能多的资金作为选择再融资方式及制订 发行方案的重要目标,其融资金额往往超过实际资金需求,从而造成了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及其他一些问题。 三是融资投向具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普遍不注重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致使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频繁,投资项目的收益低下,拼 凑项目圈钱的迹象十分明显。不少上市公司对投资项目缺乏充分研究,募集资金到位后不能按计划投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金闲置,有些不得不变更募资投向。据 统计,以2000年上半年上市、增发以及配股的公司为样本,至2000年底,在平均经历了半年以上的时间后,平均只投出了所募资金的46.15%,而从招 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出,多数企业投资项目的建设期在半年、一年左右,不少企业于是将资金购买国债,或存于银行,或参与新股配售,有相当多的企业因为要进行再 融资,才不得不将前次募集资金“突击”使用完毕。由于不能按计划完成募资投入,为寻求中短期回报,上市公司纷纷展开委托理财业务。如此往复,上市公司通过 再融资不但没有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反而造成了资金使用偏离融资目的和低效使用等问题。 四是股利分配政策制订随意 无论是2001年度以前的轻现金分配现象,还是2001年度少部分公司所进行的大比例现金分红,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制订的随意性。上市公司并没有制定一个既保证企业正常发展又能给予投资者稳定回报的股利政策,管理层推出股利分配方案的随意性较强。 股利政策制订没能结合上市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广大公众投资者也没能通过股利分配获得较高的股息回报。 五是融资效率低下。 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后效益下降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最严重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2000年进行配股及增发新股的 34家公司中,有26家在融资前后的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其中有13家配股公司2000年净利润大大低于上一年净利润,收益率提高的公司仅有8家,约占 总调查数的四分之一。2001年度年报显示,在2000年及2001年初实施配股或增发的公司中,有30家公司发布亏损年报或预亏公告。上市公司融资效率 低下,业绩滑波,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意愿逐步减弱。这一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上市公司本身及证券市场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的原因有: 一是股权融资的实际资金成本较低。 融资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融资成本的制约。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即为股利回报,对企业而言,现金股利为企业 实际需要支付的资金成本。而我国证券市场在股利分配上长期存在重股票股利,轻现金股利的情况。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主要由大股东选出的董事 会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成为管理层可以随意调控的砝码,因此外部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成为公司管理层可以控制的成本,相对于债券融资的利息回报的硬约束,上市 公司的管理层更愿意选择股利分配的软约束。这正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企业债券市场尚不成熟。企业债券市场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法规滞后。目前债券发行的主要法规是1993年制订的《企业债券管 理条例》,条例中规定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由于此规定,企业债券的利率即使按政策的高限发行,由于企业债券 尚需交纳利息税,其实际收益也与国债相差无几,与国债的低风险相比,企业债券的收益对投资者无吸引力。二是企业债券上市的规模小。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上 市交易的企业债券仅有10只,发债主体仅为六家特大型国有企业,还有许多发行债券的企业未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债券的流通性不高。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 就安全性、流通性、收益性三方面综合而言,投资者并不看好企业债券,使得这种在西方国家最重要的一种融资方式在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尚处于襁褓之中。因 此,上市公司只能更多地选择增发、配股等股权融资方式。 三是特殊的股权结构。 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底公众投资者的流通股所占的股权比重仅为34%左右,而国家股却占到47%的比重,其他非流通股份 占到19%的比重。从总体上看,国有股东在上市公司中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即使个别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东只是处于相对控股地位,但由于公众投资者非常分散, 致使在人数上占绝大多数的公众投资者也难以取得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公众投资者无法真正参与决策。在此情况下,管理层的决策并不代表大多数流通股东的权 益,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少数大股东的利益。由于再融资的溢价发行,通过融资老股东权益增长很快,对新股东而言是权益的摊薄。由于大股东通过股权融资可以获得 额外的权益增长,因此拥有决策权的大股东进行股权融资的意愿极强。再者,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在再融资后很快推出大比例现金分红方案, 按照其所占股权比例取走的分红的大部分。 四是政策的导向作用。 在核准制下,再融资条件更加严格,审核时间加长,上市公司希望一次筹集到尽可能多的现金。随着2001年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的 颁布,许多上市公司纷纷推出增发方案,掀起增发热潮。下半年由于市场原因,增发的核准难度加大,许多公司又转而采用配股及可转债方式;当年可转债发行办法 出台以及监管部门对券商实行通道限制制度,可转债不占通道且不受融资间隔不低于一个会计年度的限制,使得众多公司在下半年推出可转债融资方式。2001 年3月颁布的《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管理办法》中将上市公司分红派息作为再融资时的重点关注事项,当年证监会发布的《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关于上市公 司新股发行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应当关注公司上市以来最近三年历次分红派息情况,特别是现金分红占可分配利润的比例以及董事会对于不分配所陈述的 理由,因此大多数上市公司从2001年度开始大范围进行现金分红。这些情况说明,政策规定对再融资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文章TAG:股票什么叫分红融资股票  什么  分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