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中石油会跌得这么惨

601857中石油下跌的确很惨,究其原因:1、盘子太大,不好操作;2、开盘价格定位太高,没有上涨空间;3、正好赶上大盘回调和周边市场下跌;4、庄家操作的手法;5、巴菲特的海外大量减持。

为什么中石油会跌得这么惨

2,巴菲特为什么二季度大幅减持消费重仓股

目前来说,巴菲特的投资已经主要交给其助手操盘,所以其投资风格已经与之前有所差异。目前,其对于美国经济的预期是看好的,所以增加了一些航空股。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巴菲特为什么二季度大幅减持消费重仓股

3,为什么同一股港股的净资产收益率比a股低

简单说这是由于香港、内地不同投资环境造成的 1.发行规模不同,如中石油H股在香港发行上市210亿,在大陆则是30亿(未包括未流通部份。) 2.可投资范围不同,相对于内地,香港投资环境更多样化。大陆可投资的渠道大体而言,除了股市就是楼市了,汇市和金市还未形成一定的气候。 3.大陆公司上市的资格是一种稀缺资源(多少带有政府色彩),而香港上市要求则要宽松得多。 4.由于外汇管制,内地是一个半封闭市场,香港则完全开放,因此股票比价上更为向国际接轨,比如巴菲特减持中石油,其中就是觉得中石油比起像壳牌等石油公司已不具备可投资价值,而大陆,中石油就此一家,根本无从比较。
太多了

为什么同一股港股的净资产收益率比a股低

4,为什么港股和A股估值差距这么大

炒港股的大多是外国资本,人家精明着呢?哪会像中国散户整天追涨杀跌,估值再高也敢买
简单说这是由于香港、内地不同投资环境造成的1.发行规模不同,如中石油h股在香港发行上市210亿,在大陆则是30亿(未包括未流通部份。)2.可投资范围不同,相对于内地,香港投资环境更多样化。大陆可投资的渠道大体而言,除了股市就是楼市了,汇市和金市还未形成一定的气候。3.大陆公司上市的资格是一种稀缺资源(多少带有政府色彩),而香港上市要求则要宽松得多。4.由于外汇管制,内地是一个半封闭市场,香港则完全开放,因此股票比价上更为向国际接轨,比如巴菲特减持中石油,其中就是觉得中石油比起像壳牌等石油公司已不具备可投资价值,而大陆,中石油就此一家,根本无从比较。

5,巴菲特 投资比亚迪 失败了

2009年,比亚迪的收入按产品分类结构是:汽车53%、手机部件及组装服务37%、二次充电电池10%。与2008年相比,汽车占比提高了21个百分点。如果从效益上看,比亚迪已经迅速换身为一家汽车企业。年报资料显示,2009财年来自汽车业务的贡献从去年同期的23%暴增至73%。比亚迪最惊人的是其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2009年,比亚迪卖了44.8万辆车,均价仅为4.68万元,毛利润率居然达到16.7%。与利润均不丰厚的手机部件和电池业务合并后,公司净利润率达到9.6%。同期销售均价8.06万的上海汽车(600104.SH),净利润率仅为6.87%;销售均价6万的长安汽车(000625.SZ)只有4.3%。但刚刚热销两三年的比亚迪汽车,社会总保有量只有100万辆(绝大多数还没出保修期),质量是否“及格”还需要时间考验。另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比亚迪的潜在影响不可忽视,2010年上半年员工人均工资较2009年上涨了459元/月。尽管仍处第二阵营,但对于2003年才跻身中国汽车领域的比亚迪来讲,表现的确神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按2009年销量排名比亚迪仅居第八位,相当于第一名上汽的六分之一或全国汽车销量的三十分之一。按理说国际投资机构推崇的是各领域里的最强者并且要十分专注才行,比如波音不会去造汽车、福特不会去造飞机,最牛的投行甚至非第一第二不投。但凡事都有例外,巴菲特就相中了这个“二流”且“不专注”的比亚迪。2009年7月,他通过下属公司中美能源完成了对比亚迪18亿港元的投资。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成本相当于16倍的市盈率,如今股份已从8港元涨到60港元以上,对应的市盈率超过30倍。以9月30日收盘价计算,巴菲特在比亚迪的投资已经净赚679%,金额超过120亿港元。中美能源所持2.25亿股占比亚迪总股本的9.89%,却是已发行H股的28.37%,如果巴菲特减持比亚迪相当于自杀。当然,巴菲特也许跟本没想减持,如果比亚迪成为中国及至全球新能源车的霸主,投资收益会远远超过一百亿。

6,巴菲特减持中石油为什么他说卖就卖了没人买他还能卖出去吗

去年,巴菲特大量减持中石油的时候,90%的人说他傻,到了今天,我们才发现谁是真正的傻子.今天,我们再回头看一下,巴菲特当初买入中石油中油的目的是什么?在2005年度的berkshire公司(巴菲特是其董事长)股东大会上,有人问他购买中石油的决定是怎么做出的,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思路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一切都简单的令人难以置信。 巴菲特说他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投资中国公司,起因是自己看到了一份中石油的年报,看完之后就决定要买了。中石油的规模是埃克森石油的八成,当年差不多赚了120亿美元,能赚这么多钱的公司全世界也没几家,而此时中石油的市值也就350亿美元,也就是说买进股票的时候其市盈率才区区的三倍,派息率达到45%;由于上市公司的年报向来是公开的,如此绝佳的投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发现,但很多人竟然没看到。除此之外,中石油每年的股息也很高,总而言之这笔买卖是非常稳的。据说巴菲特在一块六毛左右的价位连续买入中石油股份,原本他可以一直这样买下去,但当地法规有个规定,如果某人持有流通股超过10%(后来改为5%),就要发布公告,这就把巴菲特的行动给公开了。忽然之间,无数人好似一觉醒来般叫道:我怎么就没看到这么个好机会呢?大家便一齐动手买中石油,价格一下子就涨了上去,价格涨了巴菲特反而就不买了,因为他觉得似乎不合算巴菲特对中石油的减持开始于去年7月,价格从12元起开始一起减持到16元多,越涨越卖.再看巴菲特减持的中石油的市值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而当年只净利润只有不到200亿,市盈率为15倍,每年分红只有股价的三十分之一.所以,巴菲特买入中石油这样的巨无霸不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买入长期持有的目的是分红,而不是获得增长。巴菲特是在极其低估的时候买入的,享受的是折价购买,当分红远远小于股价,而股价又开始高估时,就开始卖出.
他是分开多次卖出去的吧说的点位只是他卖出平均价而已分多次卖当然有人接啊所谓的拉高出货嘛庄家拉高散户看见升了就追涨接盘于是庄家就出货了而且巴菲特买卖股票相隔时间很长他并不在乎一两天的升跌他赚的可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差价一两天的差价他才看不起呢所以即使在散户认为的低位、补仓价他也可以出货第三个问号你提问的第一句已经回答了自己了,就不用我回答了

7,为什么A股和H股价格差这么多

首先,A-H溢价之所以能存在而不会被套利消除,是因为有market segmentation(市场分割)。也就是说,买的A股不能拿到香港去卖。而且,对于股票这种金融资产来说,有一种天生的缺陷就是很难像衍生品一样进行无风险套利(可以参见put-call parity)。从逻辑上来说,市场分割导致了这种套利困难(limits of arbitrage)。这就导致了同样的股票即使价格差别很大,也不一定会合拢。(可以类比为这相当于在一个水池中间加了一个坝)。 当承认了市场分割之后,就可以谈论为什么价格不一样。(可以类比为为什么水位不一样)。根据传统的金融理论,股票的价值应该等于投资者预期的未来现金流经过合理的风险调整的贴现率贴现所得到的现值。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股票的价格被价值决定。如果用永续增长模型(GGM)来分析的话,即P=V=E(CF)/r-g,那么股票的价格就会被以下几个因素所决定: 1)投资者对于未来现金流的预期。2)不同的贴现率。因此,可以说A-H股价不同可能来源于投资者对于未来的现金流预期不同。比如A股的投资者更为乐观。(A股和H股的股息是一样的,但是承认股息相同在逻辑上不等同于两者预期相同)。简单说这是由于香港、内地不同投资环境造成的1.发行规模不同,如中石油H股在香港发行上市210亿,在大陆则是30亿(未包括未流通部份。)2.可投资范围不同,相对于内地,香港投资环境更多样化。大陆可投资的渠道大体而言,除了股市就是楼市了,汇市和金市还未形成一定的气候。3.大陆公司上市的资格是一种稀缺资源(多少带有政府色彩),而香港上市要求则要宽松得多。4.由于外汇管制,内地是一个半封闭市场,香港则完全开放,因此股票比价上更为向国际接轨,比如巴菲特减持中石油,其中就是觉得中石油比起像壳牌等石油公司已不具备可投资价值,而大陆,中石油就此一家,根本无从比较。
中国平安a股和h股分别在大陆和香港上市,由于大陆股市是政策市,从去年跌到现在,特别是平安前段时间狮子大开口,要在a股(大陆)大规模融资1600亿元,1600亿元的再融资规模,相当于2007年整个a股市场ipo融资总额的1/3,确实让市场和股民感到“吃不消”。根本不把a股市场的股民利益当回事;从而遭到机构持有者和股民“用脚投票”,大量狂抛平安股票,一路大跌不已;对平安的融资有报道称:“平安再融资惹激烈反应 人民日报吁防恶意圈钱”, 从而成了现在的即融不成资股价有跌的没样子的局面,现在的a股h股股价倒挂的事实,也是给平安的高层一个很严厉的教训哦。而香港市场是国际化的证券市场,一切都比较规范,平安根本就不可能在h股市场胡来,所以股价得以保持了。

文章TAG:巴菲特  为什么  什么  减持  巴菲特为什么要减持股票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