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意味着什么心理,一般的证券投资者有哪些心理
来源:整理 编辑:双城财经 2024-10-26 22:53:36
本文目录一览
1,一般的证券投资者有哪些心理
1、拿得起放不下,买了后悔卖了也后悔 2、人云亦云没有主观态度 3、图便宜 4、贪心 5、赌徒心理就股票市场而言,理性投资者的行为特征主要是:设定出场、入场条件并坚决执行,其他时间休息。
2,投资股票的人是什么心态
天下熙熙,佳为利来,天下攘攘,佳为利往.
资本是逐利的,来到股市就为了赚钱.可是钱不好赚,因此便有了股市中的喜怒哀乐,五颜六色,因此便有了股市上涨的躁动,赚钱时的媚开眼笑,股市下跌的的无奈,亏钱时的痛苦,叹息.
众生百态,股市里尽有.应该是以投资的心态来看股票,不要被一时的波动影响。
3,谈谈股票投资的心理因素
股票投资的心理因素,决定了投资能否取得成功。
从这两年的股市涨落,现在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大部分人并没有挣到很多钱。为什么?是因为胆子不够大?不是。是因为受不了股市里面的气氛的影响,心理产生了变化,不再能保持理智。
人说会卖股票才是炒股票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时机退出,是大家在努力的事,但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炒股就是炒心 别人贪婪你就要恐惧 别人恐惧时你就该贪婪 但这也要注意不同时段去具体分析!!!再具体点说的话哪就是当卖菜的大妈都在谈股票时,你的选择只有一个,哪就是毫不犹豫的退出这疯狂的市场!心理占30%..技术占30..运气占30..其他10%
4,股票投资应该是怎样的心理
心态首先不要贪心股市里的最后一分钱绝对不是你赚的,其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要不怕受打击因为“股市里的指数”就是个最好的心理承受者(看看上证指数就能明白我的话),投资其实要有一个理性的规划(是指你对于风险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对于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会有一定的帮助。还有就是保持一个平常心来面对股市起落。对于我们广大散户来讲,心态决定一切 把玩股票作为一种投资,不要总是想着一夜暴富的神话 今天买明天卖,那是投机的心理散户投资者,为何屡战不胜,反复的追涨杀跌,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最终心灰意冷,以大幅的亏损而离场而去,咎其失败之根源,就是连一些基础的实战操盘知识的都没有,如何盈利,大牛市已经逐步远去,还想想去年530前,把钱扔到股市就会有钱赚的时段,已经一去不复返矣,要想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逐步加强炒股的自身休为,应提升至首位,不要把“中国是政策市”等作为不学无术的借口,只要在增加一层政策面的结合分析即可,炒股实战技巧可以让你多一份把握,少一份风险,不断地深入学习和领悟,也就为炒股赢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兵法有云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效的武装自己,才能多一份胜算!
5,股民想利用股票赚钱的心理是什么
股票价格不变动,仅仅有分红还是有人买股票的。您想想如果分红的比率比定期存款还高,您是储蓄还是买股票啊?当然买股票了!象我现在持有的股票分红比定期存款还要高,我肯定不会卖的。
人类的第一个股市诞生的时候,第一批投资者肯定不是为了赚差价,而是为了对企业投资赚分红。但是企业的分红不可能永恒不变。有可能公司发展壮大,分红逐年变多;有可能公司倒闭,分红和本金都没了。这种情况下,股票价格就可能追随公司经营状况不断变动。这就给赚差价提供了机会。有的人在公司经营困难的时候买低价股票,到公司经营正常的时候高价卖掉,即赚分红也赚差价。所以正是公司经营的波动性带来股票价格的波动。但是这批人赚差价主要还依靠公司的经营成绩的分析预测,还属于基本面投资。这是第二批人。
紧接着第三批人登场了。我们知道,尽管公司经营成绩的变动导致股价的变动,但是股价的变动主要依靠股市买卖力量的对比产生的。买的比卖的多,价格涨;买的比卖的少,价格跌。有批人发现股票价格上下波动依靠的就是买卖力量的对比,所以他们连公司基本面也不研究,仅仅依靠分析市场的波动来买卖股票。这批人就是在中国股市占大多数的人,尤其是散户。象跟庄理论、技术分析、波浪理论、趋势分析都是这种操作手段的经验总结。也可以说这批人基本上脱离了股市的真正实质——对企业进行投资的场所,把股市变成了赌场。他们确实是把股票变成了期货,利用供求关系,单单赚取价差。
所以说,如果没有差价,但是有分红的话还有人买股票,但没人炒股票。
6,心理因素在证券投资中的作用
(1)投资心理中的乘数效应。在大众心理因素中,有一种很极端的倾向,即在形势乐观的时候更加乐观,在形势悲观的时候更加悲观。在证券投资市场中的表现是行情好加倍乐观,行情下跌就加倍的悲观。所以,在股市处于疲软状态的时候,那些好的股票也不会有人投资;在股市一片繁荣的时候,有些股票的前景虽然不好,但还是有人投资。人们正是有了大众心理的乘数效应,所以才会在股市呈现涨势的时候,就会有可能暴升。 (2)盲目的跟风效应。人多所做的决定不一定是正确的,人少做的决定也不一定是错误的,但在大众的观念中会认为人多做的决定是最合理的。所以,在现代的政治经济中有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在股市中,如果大部分人是看好的,并且有很多人购买股票,那股票的价格就会上升,反之股价就会下降。所以,有的人也会说股市就是投资大众所做出决定的具体体现。 (3)犹豫不决的心理作用。很多投资人自己虽然了解证券投资的技巧,但不一定有实战经验,所以在证券市场中就会犹豫不决。这样的投资者虽然在平时的分析中,让人信服,所做的场外决定也很让人赞赏,但是在证券市场中,行为和计划就会不匹配,甚至是背道而驰。 (4)投资偏好的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爱好和偏好,在买东西的时候就会认准自己经常用的牌子,这就是在潜意识中所形成的偏好。在股市中也是一样的,有的投资者会偏好买某几种股票。有的投资者喜欢投资热门股,这类投资者比较偏爱股市的稳定,不喜欢冒险;还有一类投资者,具有强烈的风险收益转换的冲动,所以喜欢投资投机股票。在实际的金融活动中,传统金融理论的假设已经越来越受到现实的挑战。在很多情况下,是心理因素导致理性投资者做出了非理性的行为。在影响经济行为的因素中引入心理作用,追寻其一定的作用规律,对研究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温馨提示:股票投资是随市场变化波动的,涨或跌都是有可能的。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应答时间:2021-04-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盘跌 盘整无量 后期会下杀取量心理面是因为盘跌或者盘整散户不痛不痒 不会割肉 主力收不到筹码 突然快速下杀 让散户恐慌抛出例子很近 上周的盘整和本周一的下杀
7,股民的心理特点表现有哪些
股民一般心理1、贪、贪心是股民的共同心理,因为贪图一分钱便宜没有买进来,结果涨了10元;为了多卖一分钱结果没成交,后来跌了十几元;为了多赚点,凑个整数想等等再卖,结果痛失良机;为了少赔点,反弹等新高,结果割肉不成反被套;发现涨了10元的股票,贪心最后一远的涨幅去买进,结果刚买即套。股市投资是一门艺术。需要平心静气的对待它。贪心太盛常乱方寸。所以做股民第一要先戒贪。2、悔、天下虽没有卖后悔药的,但天下股民都善于悔,悔的原因是贪心不足。如卖出价挂高了没有成交,眼见股价下跌,则后悔为何不挂低一点呢?如买入价挂低了没成交,眼见股价上涨,则后悔为何不打市场价买进呢?如刚卖的股价上涨,则后悔动作太快。如刚买进就立刻下跌,则后悔太急噪。赚钱多的悔的买的少,赔钱多的后悔早不割肉。最常见的后悔是买进后股价上涨并盈利,但没舍得卖,当股价下跌亏损后,后悔之心最盛。健康的后悔是总结经验以备再战,过度的后悔有害健康,股市投资需要有平常心,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俗话说:“留的青上在,不怕没柴烧”。3、自负、典型的自负心理是:别人行我比别人更行,因此轻易不相信别人,宁愿坚持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一般不会认错,哪怕悄悄割肉也要自吹水平高.作为成熟的投资者,应保持一定的自信.而自负是一种病态心理,常会听不进意见或固执已见,以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4、从众、从众心理不只散户有,大户和机构都有。常有你买我买,大家都去买的情况。有时后明明打算卖,因为人气太旺,临时换成买,结果不幸被套。从理论上说,投资是个体操作、研究群体的一种行为,盲目从众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5、得意、赚了钱的人得意常溢于言表,喜不自胜,时常夸耀自己聪明能干。过分得意常看不到当前的危机,或者凭感觉盲目行事并最终致亏损,以至悲从喜来。6、不认输、也是一种自负的心理。买入被套后,总认为会涨上去,于是越跌越买,上涨一点不肯卖出,结果越套越深。无数事实证明,“市场永远是对的”是一条铁律,只有知错就改才能更上一层楼。7、打探消息、多数散户并不去深入研究公开的消息,常根据貌似可信的消息安排操作。庄家利用这一点,派人放风说要某只股票少到 引诱散户跟风,他们借机派发。此不知这里也有迷魂阵。8、追涨杀跌、是散户的一种通病,不追涨赚则不到大钱,不杀跌也许会套的更深。这是事实,但我们要灵活运用,正确把握追涨杀跌的操做技巧灵活运用,但多数散户一开始都强忍着巨大的诱惑坚持不追涨,但看周围的人都欢欣鼓舞,最终也忍不住冲动追进去,岂料此时十追八套,杀跌也是如此。9、买涨不买跌、这是投资者的一个心理误区。荬张是技巧问题,这就看你掌握的操作技巧和水平如何。而买跌则是操作策略问题,因为股票从高位跌到底位在底部盘整,相对而言是弱势,一旦盘整结束向上突破它的上升空间是相当的可观的,因此从获利的角度和操作策略来说,这才是你真正买入股票的觉好时机,最后能获取多大的利润这就要看你的操作技巧和耐心了。10、饶幸心理、别人买了都跌,也许我买的是个底部呢?已经跌了一元也许就要反弹了种种饶幸心理也害了不少股民。侥幸心理重的人多数不愿意深研技术分析,或者即使深研但不愿相信,主观意识太浓。11、见好就收。这是一种典型的短线客心态。持这种心态的股民整天在交易厅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股评导向和小道消息面前常不自主,一有风吹草动便手忙脚乱,跟进杀出 .虽不时的有微利之喜,但到头来一结算往往是赔多赚少,这类心态人,以炒股为业的股民中较为普遍.12、选中抱定,十年不抛。持这种心态的股民,在股市中渐趋理性和成熟,他们善于择机建仓,抱着长期投资的心理,轻易不放,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只是在达到设定的获利目标时。才从容出货。有这种心态的人为数不多,却是股市中真正的赢家。转摘:很多人一旦开始炒股,就从此和幸福绝缘了。股票跌了他郁闷,股票不涨不跌他纠结,股票涨了他又担心啥时候要跌,拿不住要卖。炒股之后就从来没有心里踏实过。更倒霉的是,在承受了这么多心理压力之后,发现竟然没赚到钱,大牛市里还赔了。为啥会这样呢?我发现,99%的股民都具有以下这六大心理特征,这些奇怪的心理可以确保你赚不到钱,你中枪没有?平均值谬误请先做一道测试题,在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符合自己的一项:a,我的智力非常高超,远胜过多数人;b,我的智力并不算特别出色,只是中等偏上水平;c,我的智力比较弱,只能算是中等偏下水平;d,我的智力非常差劲,远弱于多数人。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选项b,既然绝大多数人都是中等偏上的智力水平,那么什么才是平均水平呢?平均值谬误在于,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更高,在一项调查中,有82%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比平均水平更高,很明显,其中有很多人是错误的。这一谬误在股市上更加夸张,因为每个人去炒股都是认为自己能够赚到钱,没有人会认为自己会亏钱而去炒股的,而且多数人对自己盈利的预期都是跑赢大盘,事实上连多数基金都做不到跑赢大盘。那些过分自信的人通常会表现为频繁的交易,不停的买进卖出,他们对所获得信息的准确性以及自己的判断能力都非常自信,曾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券商的帐户数据,他们发现更高的交易量并不能带来更高的回报,事实上买卖频繁的人平均而言回报更低,因为他们都把利润贡献为佣金和印花税了。“替罪羊”效应在股市上,最好的替罪羊就是所谓的“庄家”和政府,任何人只要亏了钱就说庄家太坏了,庄家太狡猾了,这样似乎就能减轻自己的责任。事实上并没有庄家这一说。至于政府嘛,反正大盘好的时候,股民对待政府的态度就是:要你管?要你管?大盘不好的时候,股民对待政府的态度就是:你要管!你要管!替罪羊还体现在,如果某人买了一支股票,接着市场下跌了,他就会对自己说:并不是我买错了股票,而是大势本身就不好,所以不是我的问题,因为其他股票也在跌。于是他一次次放弃了止损的机会,最后的损失将远比想象中的大。赌徒效应在赌场中,哪种赌徒最容易下大注?答案是两种人,一种是已经赚了很多钱的赌徒;另一种是已经亏了很多钱的赌徒。前者会这么想:既然我已经赚了这么多钱了,说明我的运气非常好,或者我特别聪明,而且,既然是赚来的钱即使亏掉一些也没关系。因为他似乎在玩别人的钱,而不是自己的钱,所以更容易下大注。后者会这么想:我已经亏了这么多了,如果再不想办法翻本,那就真的都亏光了,所以无论如何我还要赌下去,而且还要压上更多,这样我才有希望翻本。配资被爆仓的人,真的会吸取教训吗?我猜多数情况下,他会继续借钱再回股市来翻本的。最有害的想法就是翻本的念头,这位亏了很多的朋友已经损失大半,还想着把最后那点本钱都压上去,其结果没有悬念,除了亏损更多不会再有其他结果了。曾有人对期货交易员做过一个调查,他们发现凡是在上午亏钱的人,下午的时候都更具备赌性,但其结果多数都是亏得更多。一个赌徒如果赢了很多或者输了很多就意味着他已经深陷于此不能脱身了,那些小赚或小赔的人则超脱得多,所以那些被套牢的人常常会这么想:如果股价回升到我的买入价,那我就抛售离场,再也不玩了。痛苦最小化倾向痛苦最小化倾向相对而言很简单,凡是在底部割肉的股民都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倾向,要么不抛,一旦要抛就会在一天之内把所有亏损股票都抛掉,通常在10分钟之内就全部抛光。因为卖出一只套牢股可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如果手头有五只套牢股,分五次抛出,那就意味着痛苦也有五份。如果一天之内就把五只套牢股全部抛光,那么痛苦只有一份,很明显后者的痛苦小得多。没有规律的规律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做过一个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巴氏在实验中先摇铃再给狗以食物,狗得到食物会分泌唾液,如此反复。其后,狗只要听到声音1到2秒后,就开始分泌唾液,它已经把铃声和食物联系在一起了。这个实验很多人都知道,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在这里想介绍的是另一种条件反射。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做过一个关于给鸽子喂食的实验。他完全以随机的方式给鸽子喂食,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了令人惊奇的事情,这些鸽子竟然都变成了“神经病”。有些鸽子会对着特定的方向摇头,有些又不停的逆时针转头,还有些像中了邪一般不断的跳舞。因为每只鸽子都慢慢发展出了自己的条件反射系统,似乎觉得只要不断重复一种行为,就一定会得到食物,事实也确实得到了食物,于是这种行为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在人类社会中,类似的现象层出不穷,每个人都会有点小迷信,例如,走路不当心踩到了狗屎,就会对自己说:不祥之兆呀!于是一整天都在担心会倒霉,稍微碰到一点不顺利的事情,就会说:啊呀,还真的应验了!在股市上这一点尤甚,某人早上起床,发现眼皮在跳,心想难道今天会跌吗?开盘之后发现果然在跌,于是赶紧卖出,由于股市总是在波动,因此一旦他认为要跌,那就必然会跌。这又强化了他原先的想法,即眼皮跳肯定不是好事情。凡是具备高级智能的生物,其大脑的原始设计就是为了寻找规律,并提炼出简单的法则。例如吃煮熟的食物不容易感染寄生虫、红色的苹果是比较甜的、凡是苦的东西最好赶快吐掉等等。这些简单的规律基本上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这些规律其背后的逻辑都相当简单,但问题是一旦碰到了复杂的事情就很麻烦了。鸽子做梦也不会想到,它们竟然会碰到如此变态的心理学家,竟会以随机的方式喂食,这毫无规律可循,但生物的本能就是要去寻找规律,于是便各自发展出了一套奇怪的行为。我们人类也是如此,股市涨跌的复杂性远远超过我们在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任何事物,所以我们每个人也在发展着奇怪的迷信。例如,在股市某个阶段连垃圾股也会涨上天,而且涨幅巨大,于是就有人总结出,买股票就应该买垃圾亏损股的“真理”来,这可真要呜呼哀哉了。这同时证明了一件事,人类的大脑天生不善于做多变量问题的思考,只要变量一多,我们立刻无所适从了,这便是科学研究的意义所在,把复杂的世界提炼成简单的定理。信息迷恋症患上信息迷恋症的人对一切消息都感兴趣,不管是公司传闻、政府公告、恐怖袭击、isis等等,认为所有消息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股价,而股价也确实每天都在波动,因此看上去还真的影响到了股价。信息迷恋症常常被不负责任的媒体任意加重,因为媒体的饭碗就是靠贩卖信息而来,他必然竭力宣称任何消息多多少少都是有价值的,正所谓卖瓜的王婆只能说自己的瓜甜。这倒还好,最怕的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故意歪曲新闻,在现代的社会这几乎成了常见现象,某人明明说的是这个意思,媒体断章取义一下,立刻就变成相反的意思。股民们要是成天关心这类消息,那就要被耍得团团转了,常常是根据某消息做了决定,此后发现这个消息是假的,媒体后来又开始辟谣。对于媒体来说,这个策略很不错,至少吸引了你两次眼球,但你因为错误信息而亏掉的钱,媒体可不负责赔偿。由于媒体总是喜欢投其所好的评论时事,因此媒体通常倾向于夸大市场上占主流的错误情绪,例如在熊市底部媒体是最悲观的,而在牛市顶部媒体却是最乐观的。这一现象古今中外屡试不爽。特别是当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成本难以置信的低,其中绝大多数信息全都是噪音或者说垃圾信息,成天听信噪音,早晚会把自己的耳朵给搞坏掉。事实上真正有用的信息只要一两条就足够了,更多的信息都是垃圾。
文章TAG:
股票 股票投资 投资 意味 股票投资意味着什么心理